心友论坛
标题:
蕅益大师佛说优婆五戒相经笺要卍南无阿弥陀佛
[打印本页]
作者:
南无无量觉
时间:
2017-11-6 18:29
标题:
蕅益大师佛说优婆五戒相经笺要卍南无阿弥陀佛
~s 34
离本处者。若织物异绳名异处。若皮若衣一色名一处。异色名异处。△若衣皮床。一色名一处。异色名异处。△若毛蓐者。一重毛名一处。一色名一处。异色名异处。是名诸处。
~d 21
且如毛蓐。自物放一重上。他物放二重上。或自物放一色上。他物放异色上。今取他物。离彼二重。置一重中。离彼异色。置一色中。则令他人生失物想。故為离处。而具六缘更犯不可悔也。
~s 35
居士為他担物。以盗心移左肩著右肩。移右手著左手。如是身分。名為异处。
~d 22
左肩右肩等。例皆如是。若无盗心。则虽左右数移。岂有罪哉。
~s 36
车则轮轴衡軛。△船则两舷前后。△屋则梁栋椽桷四隅及奥。皆名异处。以盗心移物著诸异处者。皆犯不可悔。
~d 23
衡辕前横木。所以驾马。軛辕前横木。所以驾牛。舷音弦。船之边也。负栋曰梁。屋脊曰栋。椽桷音传角。皆屋椽也。
~s 37
盗水中物者。人筏材木。随水流下。居士以盗心取者。犯不可悔。若以盗心捉木令住。后流至前际。(即名离处。)及以盗心沉著水底。(亦名离处。)若举离水时。(亦名处离。)皆犯不可悔。△复次有主池中养鸟。居士以盗心按著池水中者。犯可悔罪。(未离彼处故。)若举离池水。犯不可悔。(离彼处故。)△若人家养鸟。飞入野池。以盗心举离水。(是為离处)。及沉著水底。(亦名离处。)皆犯不可悔。
~s 38
又有居士内外庄严之具。在楼观上诸有主鸟衔此物去。以盗心夺此鸟者。犯不可悔。(具六缘故。)若见鸟衔宝而飞。以盗心遥待之时。犯中可悔。(方便罪也。)若以咒力。令鸟随意所欲至处。犯不可悔。(具六缘故。)若至餘处。犯中可悔。(亦方便罪。)△若有野鸟衔宝而去。居士以盗心夺野鸟取。犯中可悔。(虽非有主物。从盗心结罪。)待野鸟时犯小可悔。△又诸野鸟衔宝而去。诸有主鸟夺野鸟取。居士以盗心夺有主鸟取。犯不可悔。(具六缘故。从鸟主边得罪。)若待鸟时。犯中可悔。(是方便罪。)餘如上说。△又诸有主鸟衔宝物去。為野鸟所夺。(是无主也。)居士以盗心夺野鸟取。犯中可悔。(亦从盗心结罪。)若待鸟时。亦犯中可悔。(準上。应小可悔。中字恐误。不则上亦应云中可悔也。)餘亦同上。
~s 39
若居士蒲博。以盗心转齿胜他。得五钱者。犯不可悔。
~d 24
賻钱為戏。名摴蒲。双陆戏。名六博。赌賻家所用马子及围棋子。象棋子。股子之类。皆名為齿。转齿者。偷棋换著乃至用药股子等也。準优婆塞戒经及梵网经。则蒲博等事亦犯轻垢。今但受五戒者。容可不犯。而转齿胜他。全是盗心。故犯重也。
~s 40
若有居士以盗心偷舍利。犯中可悔。(不可计价直故。)若以恭敬心而作是念。佛亦我师。清净心取者。无犯。△若居士以盗心取经卷。犯不可悔。计直轻重。(所盗经卷若直五钱以上。则不可悔。若减五钱。中可侮也)。
~s 41
夫盗田者。有二因缘夺他田地。一者相言。(即告状讼於官府也。)二者作相。(即立标示界限相也。)若居士為地故。言他得胜。若作异相过分得地。直五钱者。犯不可悔。
~s 42
有诸居士应输估税而不输。至五钱者。犯不可悔。△复有居士至关税处。语诸居士汝為我过此物。与汝半税。為持过者。违税五钱。犯不可悔。△居士若示人异道。使令失税。物直五钱。犯中可悔。若税处有贼及恶兽或飢饿。故示异道。令免斯害。不犯。
~s 43
又有居士与贼共谋。破诸村落。得物共分。直五钱者。犯不可悔。
~s 44
盗无足眾生者。蛭虫(蛭。音质。水虫也。)於投罗虫等。(未见翻译。)人取举著器中。居士从器中取者。犯不可悔。选择如上。
~s 45
盗二足三足眾生者。人及鹅雁鸚鵡鸟等。是诸鸟在笼樊中。若盗心取者。犯不可悔。餘如上说。△盗人有二种。一者担去。二者共期。若居士以盗心担人著肩上。人两足离地。犯不可悔。若共期。行过二双步。犯不可悔。餘皆如上说。
~s 46
盗四足者。象马牛羊也。人以绳繫著一处。以盗心牵将过四双步。犯不可悔。△若在一处卧。以盗心驱起。过四双步。犯不可悔。△多足亦同。△若在墙壁篱障内。以盗心驱出。过群四双步者。犯不可悔。餘如上说。△若在外放之。居士以盗心念。若放牧人入林去时。我当盗取。发念之机。犯中可悔。△若杀者。自同杀罪。杀已。取五钱肉。犯不可悔。
~s 47
复有七种。一非己想。二不同意。三不暂用。四知有主。五不狂。六不心乱。七不病坏心。此七者。取重物。犯不可悔。取轻物。(四钱以下)。犯中可悔。△又有七种。一者己想。(谓是己物。)二者同意。(素相亲厚。闻我用时。其心欢喜。)三者暂用。(不久即还本主。)四者谓无主。(不知此物有人摄属。)五狂。六心乱。七病坏心。此七者。取物无犯。
~s 48
有一居士种植萝卜。又有一人来至园所。语居士言。与我萝卜。居士问言。汝有价耶。為当直索。答言。我无价也。居士曰。若须萝卜。当持价来。我若但与汝者。何以供朝夕之膳耶。客言。汝定不与我耶。主曰。吾岂得与汝。客便以咒术令菜乾枯。迴自生疑。将无犯不可悔耶。往决如来。佛言。计直。所犯可悔不可悔。茎叶华实。皆与根同。
~s 49
有一人在祇洹间耕垦。脱衣著田一面。时有居士四望无人。便持衣去。时耕者遥见。语居士言。勿取我衣。居士不闻。犹谓无主。故持衣去。耕人即随后捉之。语居士言。汝法应不与取耶。居士答言。我谓无主。故取之耳。岂法宜然。耕人言。此是我衣。居士言曰。是汝衣者便可持去。居士生疑。我将无犯不可悔耶。即往佛所諮质此事。佛知故问 。汝以何心取之。居士白言。谓言无主。佛言。无犯。自今而后取物者善加筹量。或自有物。虽无人守。而实有主者也。
~s 50
若发心欲偷未取者。犯下可悔。取而不满五钱者。犯中可悔。取而满五钱。犯不可悔。
~d 25
欲偷未取下可悔。远方便也。取而未离处。中可悔。近方便也。文缺略。不满五钱。中可悔。未失戒也。满五钱。不可悔。已失戒也。失戒须取相懺。
作者:
南无无量觉
时间:
2017-11-6 18:31
晨朝著衣持钵。入村乞食。乞食时。闻此邑有恶龙。名庵婆罗提陀。兄暴恶害。人民鸟兽。不得到其住处。秋穀熟时破灭诸穀。闻已。乞食讫。到庵婆罗提陀龙住处。泉边树下。敷坐具大坐。龙闻衣气。即发瞋恚。从身出烟。长老莎伽陀。即入三昧。以神通力。身亦出烟。龙倍瞋恚。身上出火。莎伽陀复入火光三昧。身亦出火。龙复雨雹。莎伽陀即变雨雹。作释俱(麦*并)。髓(麦*并)。波波罗(麦*并)。龙复放霹靂。莎伽陀即变作种种欢喜丸(麦*并)。龙复雨弓箭刀矟。莎伽陀即变作优 鉢罗华(此云青莲。)波头摩华。(此云红莲。)拘牟陀华。(此云黄莲。)时龙复雨毒蛇。蜈蚣。土虺蚰蜒。莎伽陀即变作优鉢罗华缨络。瞻卜华缨络。婆师华缨络。阿提目多伽华缨络。(瞻葡此云黄华。婆师此云夏生华。又翻雨华。雨时方生。阿提目多伽旧云善思夷华。或翻龙甜华。)如是等龙所有势力。尽现向莎伽陀。如是现德已。不能胜故。即失威力光明。长老莎伽陀。知龙势力已尽。不能复动。即变作细身。从龙两耳入。从两眼出。两眼出已。从鼻入。从口中出。在龙头上。往来经行。不伤龙身。尔时龙见如是事。心即大惊。怖畏毛竖。合掌向长老莎伽陀言。我归依汝。莎伽陀答言。汝莫归依我。当归依我师。归依佛。龙言。我从今归三宝。知我尽形作佛优婆塞。是龙受三自归。作佛弟子已。更不复作如先兄恶事。诸人及鸟兽。皆得到其所。秋穀熟时。不复伤破。如是名声。流布诸国。长老莎伽陀。能降恶龙。折伏令善。诸人及鸟兽。得到龙宫。秋穀熟时。不复破伤。因长老莎伽陀名声流布。诸人皆作食传请之。是中有一贫女人。信敬请长老莎伽陀。莎伽陀默然受已。是女人為办名酥乳麋。受而食之。女人思惟。是沙门敢是名酥乳麋。或当冷发。便取似水色酒。持与。是莎伽陀不看饮。饮已。為说法。便去。过向寺中。尔时间酒势便发。近寺门边。倒地。僧伽黎衣等。漉水囊鉢杖油囊革屣鍼筒。各在一处。身在一处醉无所觉。尔时佛与阿难。(此云欢喜。佛之堂弟。佛成道时生。為佛侍者。又翻庆喜。又翻无染。)游行到是处。佛见是比丘。知而故问。阿难。此是何人。答言。世尊。此是长老莎伽陀。佛即语阿难。是处為我敷坐牀。办水。集僧。阿难受教。即敷坐牀。办水。集僧已。往白佛言。世尊。我已敷床。办水。集僧。佛自知时。佛即洗足坐。问诸比丘。曾见闻有龙。名庵婆罗提陀。兄暴恶害。先无有人到其住处。象马牛羊驴骡驝驼。无能到者。乃至诸鸟。无敢过上。秋穀熟时。破灭诸穀。善男子。莎伽陀。能折伏令善。今诸人及鸟兽。得到泉上。是时眾中。有见者言见。世尊。闻者言闻。世尊。佛语比丘。於汝意云何。此善男子莎伽陀。今能折伏虾蟇不。答言。不能。世尊。佛言。圣人饮酒。尚如是失。何况俗凡夫。如是过罪。若过是罪。皆由饮酒故。从今日。若言我是佛弟子者。不得饮酒。乃至小草头一滴。亦不得饮。
~s 70
佛种种訶责饮酒过失已。告诸比丘。优婆塞不得饮酒者。有二种。穀酒。木酒。(穀酒可知。)木酒者。或用根茎叶华果。用种种子。诸药草杂作酒。酒色。酒香。酒味。饮能醉人。是名為酒。若优婆塞尝咽者。亦名為饮犯罪。若饮穀酒。咽咽犯罪。若饮酢酒。随咽咽犯。若饮甜酒。随咽咽犯。若敢麴能醉者。随咽咽犯。若敢滴糟。随咽咽犯。若饮酒淀。随咽咽犯。若饮似酒酒色。酒香。酒味。能令人醉者。随咽咽犯。
~s 71
若但作酒色。无酒香。无酒味不能醉人。及餘。饮皆不犯。
~d 32
酢谓味酸也。但是饮之能醉。不论味酸味甜。皆悉犯罪。麴者。作酒之药。滴糟者。即今烧酒。酒淀者。淀(音殿。)酒之滓垽。(音印。)似酒者。果浆等变熟之后。亦能醉人。此酒戒但是遮罪。為防过故。与前四根本戒同制。三缘成犯。一是酒。谓饮之醉人。二酒想。谓知是酒。或酒和合。三入口咽咽结可悔罪也。若食中不知有酒。或酒煮物。已失酒性。不能醉人者。并皆无犯。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笺要竟
补释
补释经义。分别三章。一引律释文。二立表辨相。三别录旁义。初引律者。凡经文脱略。译言未融。支举其要。引大律文以為补释。使昭然易喻。寻览无惑。二立表者。犯相境想开缘。经文笺要併有闕略。后学迟疑。莫知所拟。故缀集增补。列為图表。初心之侣。儻有微益。三别录者。或引前识。或率私臆。略补其遗。趣使易了。岂曰能尽。持犯之概。差见可耳。
第一章 引律释文
第五叶第六行文云。无烟火坑杀他。核杀。作穽杀。大律作忧多杀。头多杀。作羂杀。
同第十三行。文云。若口说。大律作若心念。若口说。
第六叶第七行已下。大律委辨头多杀乃至拨杀。律文甚繁。今录其概。头多杀者。有二种。一者地。二者木。地头多者。若作坑埋人脚踝等。令象等蹴蹋。木头多者。穿木作孔。若桁人脚杻手枷颈。令象等蹴蹋。弶杀者。知是人从此道来。於中依树等施弶。羂杀者施羂。拨杀者施机拨。亦如是。
第九叶第一行。文云。乃至母胎中初得二根。身根命根加罗逻时。大律作乃至胎中初得二根者。谓身根命根迦罗罗时。
第十叶第四行。文云。自夺命。已下。準大律。应有不因死者中罪可悔句。
同第六行。文云。随药饮食。大律作随病饮食。
第十三叶第二行。文云。在屋上住。大律住作作。
第十四叶第三行。文云。用身分等。取他物。大律作若手若脚若头。若餘身分。取他人物。
同第十三行。文云。是人随意取。大律作是人随语。即偷夺取。
第十五叶第三行已下。大律分别為地处。上处。虚空处。乘处。车处。船处。水处。田地僧坊处。身上处。关税处。共期处。无足处。二足处。四足处。多足处。此节属地处。大律云。如人有五宝。若似五宝。在地。
同第十行。此节并下文屋则梁栋椽桷四隅及奥句属上处。文多脱略。未易了解。大律云。上处者。若细陛绳床。麤陛绳床。蓐等。被等。树上处。屋上处。悉名為上处。细陛绳床处者。谓脚处足处乃至上头处。若以绳织。
欢迎光临 心友论坛 (http://bbs.yucewe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