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友论坛

标题: 君子修身之道 [打印本页]

作者: 南无无量觉    时间: 2018-4-16 18:41
标题: 君子修身之道
摘自《锺茂森博士: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八集) 2011/5/15  香港  檔名:57-050-0018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刚才我们讲到「谦受益,满招损」,一个谦虚的人,他即使是很有成就,也都会自言没有成就,自己确实不行。这种谦德是自性中一种美德,要行仁,这是我们必修的课程。《论语》当中孔子他鼓励学生修谦德,而且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在《论语》当中有这么一章,「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这是讲的一个小故事。孟之反是鲁国的大夫,孔子在这里称赞他,说了他一桩事。「孟之反不伐,奔而殿」,这是什么意思?在《左传》里面记载,鲁哀公十一年,当时齐国入侵鲁国,齐国是在鲁国旁边一个大国。孔子是鲁国人,所以当时孔子的弟子们也都参与抗齐的战争。当时鲁国和齐国的军队在郊野大战,结果鲁军败北,打不过齐国,齐国是大国。结果鲁军就往后退,这叫「奔」。「孟之反不伐」,「不伐」是败下来了,「奔」是退奔,孟之反殿后,这个「殿」是殿后,等于是跟齐国军队是边战边退,掩护军队的撤退。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很英勇的,所以当时孟之反受到国人的称赞,但是孟之反他不居功。等到他回国的时候,「将入门」,要入国门了,「策其马曰」,他把这个马赶上前,然后告诉国人说「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这是说我不是很勇敢在后面去抵抗敌军(因为孟之反殿后),是我的马不肯撤退。他把这个功归在马上。这很会说话,不是我很勇敢,是我的马不肯走,所以我只好在后面殿后,这是不自夸。孔子就很赞叹,所以特别把这个话提出来教导弟子们,这叫「不自伐」,自己有功劳,但是不居功,谦卑。孔子他老人家本人也是这样给我们示现的,不仅是言教,也是身教。

  你自己真正有才华、有德学,人家都看在眼里。所以「人所重,非貌高。人所服,非言大」。不用你自己做标榜,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看得清清楚楚。孔子自己也说过这么一句话,《论语》中有这么一章说,「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孔子讲文章、典故之类的,「莫吾犹人也」,「莫」是勉强的意思,就是说勉强在文章、典故上可以及得上他人,就是能够跟别人相媲美,这个「人」是指一般普通人。孔子很谦虚,孔子是博学多才,他说在文章、典故上可能我勉强犹如他人,可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若谈到为人处世处处都能够合乎君子之道,那我还没能做到。你看看孔子何等谦虚!后世人把孔子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他是圣人,还不是普通圣人,至圣,至是到达极处,可是当年他自己怎么说的?我连君子都没做到。这是给我们表现谦虚的样子。说的话当然是他自己要求很高,也不光是客套话,不是说自己真做到了,然后故意说没做到,不是那意思。他是说处处都合乎君子之道,实际上这个人就是圣人了。所以孔子只要有一事他自己觉得不合乎君子之道的,他就忏悔,他就改过,所以他这一生就有大成就。

  还有一章又说到,「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孔子在这里也是谦虚,告诉我们,「若圣与仁」,圣人和仁人,「则吾岂敢」,我不敢当,孔子不敢承认自己是圣人和仁人。他只是说什么?「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这就是所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个「抑」字是个转语,就是然而,我只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圣贤之道我努力的学习,从没有厌倦,教导别人也从不厌倦,很耐心,乐此不疲。「则可谓云尔已矣」,只可以说到这样而已。你看孔子很老实,就说自己只做到这两条,「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这两条就不简单了。「为之」是做什么?这个「之」就是指代「圣与仁」,为圣、为仁不厌倦,也就是说勇猛精进的在为圣、为仁。虽然他自己心目中觉得还没达到仁和圣,别人看他早已达到了。因为他一生都在这样力行,终身都没有退惰。天天力行,天天学习,以古圣先贤的教诲要求自己,然后为别人做好榜样,身教、言教,这就是诲人不倦。

  所以公西华,这是孔子的弟子,在旁边听到孔子的这个话就赞叹,「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正是这种「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这种做法是我们弟子们学不到的,这种人就是圣人。孔子多么的谦虚,但是他也是说实话,在他心目中他自己不觉得自己是圣人或者是仁人。如果他自己觉得是圣人和仁人,他这个我相还没忘,「我是圣人」,你看我相没忘;「你们都不是圣人」,人相也没忘。有我、人、众生、寿者这些相,执着一分都没断,那岂能叫圣人?正因为他无我了,所以他有这种谦德。而给我们做这个示现,圣人、仁人,我岂敢当!同时也给我们说明,你怎么样做圣人,怎么做仁人。圣人者,为之不厌;仁人者,诲人不倦。你怎么想做圣人?孔子告诉你,你就一生勇猛精进,力行圣贤教诲,不要管自己什么时候达到这个境界,一味做下去,尽此一生,你就能做圣人。自己做,同时还要教导别人,把自己的毛病习气改过来,然后又把这些心得跟大家分享,劝导大家一起学圣、学贤,诲人不倦,这就是圣贤。

  我们老师写了一个墨宝,就有写过这几句话,说「圣贤之道无他,勤讲学、勇改过而已」,这话就说这个「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为之不厌就是勇于改过,一生都不厌倦,就像《普贤行愿品》里面讲的「忏悔业障」。忏悔业障就是勇于改过,「念念相续,无有疲厌」,这就是为之不厌。勤于讲学,这是仁爱,爱别人一定要教导他、觉悟他。

  夫子谦虚的这些说法在《论语》当中还有几章,其中一章是,「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孔子说君子有三种道,「君子道者三」。君子之道是什么?它有三种,底下会说。孔子说「我一样都没有」,
作者: 南无无量觉    时间: 2018-4-16 18:44
更何况是圣贤?我们要是自己说自己是圣贤,不害羞吗?自己是不是做到圣贤,不是自己说,别人说,你看子贡在旁边说「夫子自道也」。子贡看夫子是圣贤,夫子自己看自己连君子都不是。这是什么?每个人境界不相同,在低的境界上看高的境界,那高的境界的人就是圣人,高的境界的人觉得自己又比不上更高的境界,他认为那更高的境界才是真正君子,真正是圣贤。所以他绝对不会满足于现状,而会继续认真努力修学,这是事实。佛法里面讲,初地菩萨不知二地菩萨落脚处。在初地,初地比二地低一个等级,这往上一看,那二地菩萨简直就是佛了,二地菩萨觉得自己离成佛还远着,就是这样的一个意思。子贡看夫子就是圣人,夫子看自己,连君子都不是。这是什么?夫子谦到极处,虚到了极处。谦虚到这样一个境界上是无我,无我才叫真的虚,有了我,把这个身体当作我,实在了,那就不能谦虚了。一有我就同时生四种烦恼,我见、我爱、我慢、我痴。我见是你有这个念头,这是我,把身体当作我,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当作我。错了,这是错误的见解,但是凡人都有。由这个错误的见解,又衍生出我爱,这是贪,我慢,傲慢、自以为是,这属于瞋恚的一分,我痴是愚痴,贪瞋痴慢都来了,那就离圣贤境界就远之远矣。

  我刚辞了职务,跟随我们老师学习的时候,老恩师拍着我肩膀告诉我,「要学谦虚」,这个话跟我讲了好几次。当时我还不能够完全体悟恩师的意思,大概就是觉得是不是恩师让我学谦虚,别那么傲慢待人,这样就可以少点障碍。如果心里傲慢、自以为是,就往往会遭人家的不服、议论,甚至是嫉妒、障碍。这是老恩师爱护我,所以跟我说这个话。现在我体会不一样,谦虚是性德,人家障不障碍你那是其次的,最重要是你自己能不能够恢复自性。你要恢复自性,首先要做到无我。你还有个我,还有私心在,那圣贤境界不可能达到。所以从哪学?从谦虚学。虚到极处,心都空了。

  在《论语》当中有一章说,「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话说到极处了,非常精彩,但是不知道真能看懂的人有几人。我过去也不懂,后来读了我们师公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要》,以及蕅益大师的《论语点睛》,对这个话才稍稍理解。这话是孔子的心要,传心法要。你看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我有所知吗?「无知也」,没有,我是一无所知。在佛法里面讲般若智慧,什么叫般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孔子就达到这个境界。你看这个话跟佛讲的意思完全一样,我有没有所知?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我们的自性本自清净。本来无一物,一物不存,哪有什么知?所以叫「空空如也」。「有鄙夫问于我」的时候,这是什么?有人向我请教,这个「鄙夫」是还没有证悟的人,凡人、凡夫,他来问我,请教我,那我还是空空如也。这个话很有味道,你要是把「空空如也」跟「有鄙夫问于我」对调,把「空空如也」放在前面,这个好懂,就是接着前面说的,吾有知乎哉?无知也,空空如也。我什么都不知道,空空如也,心是空的,很清净,一念不生,这个很容易理解。到后来有鄙夫问我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叩其两端而竭焉」,这个「叩」,「叩其两端」就是叩问,叩问你这个凡夫问的事情是什么,利弊、正反、善恶这两端,把这两端说清楚,说给他听,他就明白了。「竭焉」就是把话都说尽了,就让他明白了。你看把「空空如也」与「有鄙夫问于我」对换过来,比较容易理解,但实际上不是孔子的真实义。

  孔子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这个味道才浓。有人来问我的时候,我还是无知,我还是空空如也。不是说没人问我的时候我就空了,有人问我我就有了,那还不叫真空。真空是不管人来问时,还是不问时,都是空空。般若智慧朗照,一念不生。不是说人问我的时候我就生念头了,那还没到家。这个用心就像镜子一样,没有人来照的时候,镜子里面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如果人来照镜子,镜子里面显示出人像,照得很清楚,一点都不迷惑。照得很清楚的时候,请问镜子里面真有东西?还是空空如也,哪来的东西?如果有东西,那人走了之后东西留在那。人走了之后,这里面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所以人来照时、人不照时,镜子当中都是空空如也。孔子的存心就是这样,始终保持在清净、一念不生。但是这个又不是死在那里的,它是活的,它有见闻觉知,这是我们自性,我们真心的本能,见闻觉知,它有反应。

  所以有鄙夫来问我的时候,我就给他回答,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一讲出来就得讲两端,如果不用两端来说明,说不出来。这两端就是分别。如果不分别,不分别就无话可说,非得分别才能说。所以分别可不可以用?可以用。像六祖大师曾经问过永嘉,你还有分别吗?永嘉已经证悟了,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永嘉回复六祖「分别亦非意」。有没有分别?有分别。可是分别亦非意,这个「意」不是我的意思,我没有意思,无知也,空空如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有鄙夫来问我的时候,是鄙夫之意,不是我之意。所以我随顺他的意,「叩其两端而竭焉」,随顺他的分别,我给他分别,最后让他也明白了,他也就放下分别。「竭焉」这个「竭」字用得好,竭是什么?没了、尽了。什么尽了?妄想分别执着尽了。我自己已经尽了,然后还要帮助凡夫,就是鄙夫也尽了分别执着妄想,放下这个分别执着妄想,同归于无知的境界。

  从这里看到孔老夫子的境界高。用佛法的位次上来讲,圆教初住位以上的人才能说得出这种话来。所以有的人传说孔子是童儒菩萨,我们老恩师还曾经问过他的老师,我们师公李炳南老先生,这个话是不是真的,孔子是不是菩萨再来?师公说这个话理说得通,可是事上找不到证据。按道理应该是,但是你找不到证据,找不到证据那当然就不能乱说。但是通过孔老夫子这些话,我们在旁边推敲推敲,哪是凡夫能说得出的话?这是完全无我,




欢迎光临 心友论坛 (http://bbs.yucewe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