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心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3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我就是如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4 2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 如来 ”就是“ 佛 ”的意思。通常的人,以为“ 如来 ”或“ 佛 ”是神,这是误解。

佛字是 Buddha(布达)的音译,即佛陀。佛在梵文里意思是“ 智者 ” 或 ” 觉者 “,并不是神。

而如来也是一个梵语 tathagata 的译名,如就是“ 真如 ”,即一切事物(法)的真实情况,

故佛教经典对“如来”的解释是:“ 乘真如之道而来 ”,或者说“ 如实而来 ”。

我们做了这样一番考证,就去掉了关于佛和如来的种种玄妙神秘的猜想,去掉了佛头上的神奇的光环。

原来,佛就是智者,或有智慧的人,如来也不过是真实自然的东西。

   这样说来,只要我们心里充满了智慧,我们自己也可以成为如来,成为佛。

事实上,禅家就是这样认为的:“ 一念觉,众生是佛 ”。觉即醒觉,觉悟。

一个人只要能够请清楚楚的认清自己,接纳自己,按照自己的本来面目去生活,笃笃当当的走过自己的人生,

他也就觉悟了,也便是如来,也便是佛。

    禅不妄求来世,而是以实实在在的世俗生活做起。

    人若想成佛,必须具有生活的智慧:人若想成为如来,必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过日子(真如)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际遇,无论是家庭上的,工作上的,乃至触目随缘所看到的,听到的,

都具有深妙的意义,都能启迪我们的心智,陶冶我们的性情,使我们明了生活的真义。

禅家既看重实实在在的物资生活,更重视人的精神生活。禅并不严格要求人遏止自己的情欲,

因为那违反了人的自然本性,也即违反了禅的本义:早期的佛教要求人“藏六如龟,防意如城“

即把自己的一切情欲(六欲)如龟之头一样藏起来,防止自己的各种需要(意)如守城一般,不得让它们表现出来。

这种违反人自然本性的说法已经被禅所扬弃了。尤其到了禅宗的真正创始人六祖慧能以后,禅就彻底改造成了一种适意的人生观。

它既不要求坐禅,也不要求禁欲苦行,也不用念佛念经,成天伴着青灯古寺生活,它只要求人们从顿悟中悟出人生的本来意义,

从真纯自然中实现生命。有人说,禅所追求的是一种精致高雅的生活方式,这样来解说禅,虽不能说全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在前面说了,有智慧的人(智者)便是佛,便是如来。那么,怎样才叫有智慧呢?

显然,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正如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的:”真正带给我们快乐的是智慧,不是知识。““

禅认为,当一个人把种种挂碍、尘劳和烦恼洗净之后,自己的心智获得了自由,能以豁达醒觉的状态来面对处理生活中的一切时,

智慧也就显现出来了。

《大涅盘经》中说:我者即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以来常为无量烦恼所复,是故众生不得见” 。

就是说,当自己的心智不为物欲所蒙蔽,不为成见所障碍,不受情绪所干扰时,智慧就出现了。

有了智慧,就成了智者,就成了佛,成了如来。

                                                ————摘自《禅。适意的人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预测网  

GMT+8, 2024-6-17 03:03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