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心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研究推背@图的文章 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9 1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1
他改進漢代發明的天文觀測儀器"渾儀",使天文觀測更便捷精確,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儀。

2
他受詔主持并參與注解的《周髀算經》和《古算十經》頒行為全國教材,是世界上最早的數學教材,對后世東方數學影響巨大深遠。

3
改進《戊寅元歷》;集近40年對天文觀測、推算的成果,編制了《麟德歷》。

4
編著中國古代第一部星象巨著《乙巳占》,被譽為中國古代星象百科全書。

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主要成就,至于后世托其名的著作就更多了。

袁天綱(本名天綱,天罡為其道號),隋末唐初四川臨邛人(即今四川成都人),善風鑒,累驗不爽,隋大業中為"資官令"(一說為鹽官令),唐高祖時曾為"火井令"(一說為"火山令",有誤,因臨邛縣打出了世界第一口天然氣井,并名之曰"火井",當地便稱為火井鎮,后設縣,"火井令"即是這個地方的縣令)。著有《六壬課》《五行相書》《袁天罡稱骨歌》等。通志著錄,其有《易鏡玄要》一卷,但久已散失。現在人們算命時常用的"稱骨算法"就是袁天罡發明的,預測一生吉兇禍福、榮辱盛衰,簡便準確又實用,流傳千年而不衰。

"火井令"是個小官,職位上與李淳風無法相比,故而在正史中的記載不是那么多,但是在當時民間名氣卻超過李淳風。袁天罡以一身精微的相術,譽滿天下,新舊《唐書》中都有他的傳。

舊《唐書》記載:袁天罡在隋時曾在洛陽給杜淹、王珪、韋挺三人相面,預言杜淹將以文章顯貴而名揚天下,王珪不出十年將官至五品,韋挺面相如虎,將出任武官,并預言三人為官后都要遭貶譴,屆時大家還會見面。果然在唐高祖武德年間,杜淹以侍御史入選天策學士;由太子李建成舉薦王珪當上五品太子中允,韋挺出任武官左衛率。三人正當仕途一帆風順時,沒想到受宮廷政變牽連一起被貶雋州,果然在這里又遇到了袁天罡,袁天罡再次相面預測"公等終且貴",最后都要官至三品,三人前程及結局后來驗證都不出其所料(這種預測能力已經超越一般看相的范疇,而是到了直接看到未來景象的程度,這正是創作《推@背@圖》這類讖書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到唐太宗貞觀初年,袁天罡的相術預測已是名揚天下,唐太宗李世民曾召見袁天罡,對其術數之精奇深奧大為稱贊,并將其留居長安,以備垂詢。

于是,袁天罡和李淳風這兩位鼻祖級的術數大師就在這個時候相識了,據說兩人亦師亦友,經常一起談玄說易,更合著了預測千年世事的預言書《推@背@圖》,流傳后世(雖然不乏有人認為《推@背@圖》是后人偽托前人之名所作,但因無憑無據,何況也找不出更有這方面"才華"的作者,故不作討論)。

但是,現在民間流傳的《推@背@圖》卻有多個版本的,有人搜集到六個版本:一、彩繪明抄本,臺灣中央研究院藏;二、明鈔本(無圖),臺灣中央圖書館藏;三、明鈔本,芝加哥大學藏;四、清初潘氏八喜樓鈔本,臺灣中央圖書館藏;五、清末石印本,芝加哥大學藏;六、流行本(據稱八國聯軍之亂時,由清宮流出)。這些版本之間差別很大,不僅各象的排列順序不一樣,某些內容也截然不同,這明顯不能用"傳抄中的錯誤"這樣的理由來解析。試想想,象四書、五經這類大部頭的古書在傳抄中都沒有出現那么大的差異,《推@背@圖》的成書年代比《論語》、《禮記》晚多了,而且只有六十象,傳抄中怎么可能變得面目全非呢?必定有一些版本是偽作,是有人在造假!那么造假的動機是什么,又是何時造的假呢?

出現《推@背@圖》一詞的最早文獻是北宋人莊季裕的《雞肋編》,然后是南宋人岳珂的《桯史》。據《雞肋編》記載:

范仲淹之子范純仁從隨州太守貶為永安軍節度副使,安置在永州,降罪的誥詞中有"誣謗先帝神宗"的罪名。純仁讀到此,不禁流淚說:"神宗皇帝對我有保全家族的大恩,我只恨無以報答大德,哪里還敢加以誣謗呢?"原來李逢是范純仁的表弟,曾找范純仁借錢,純仁未借給他,他便懷恨在心,后來李逢與宗室趙世居搞陰謀(造反),事情敗露被捕。官府審問他為何有造反的念頭,李逢說;他曾在范純仁家見過《推@背@圖》,由此才萌生了反意。當時王安石正惱恨范純仁反對新法,就請示宋神宗追捕純仁。宋神宗不批準,說:"這書很多人都有,不足以問罪。"范純仁所說的"保全家族之恩",就指的是這件事。

從這個記載來看,《推@背@圖》于北宋時在民間就已很流行,但卻是被官方禁止的,家中藏有《推@背@圖》是很危險的事情。另外據宋人秦再思的《洛中記異錄》記載,在宋時還有一種叫《甲子歌》的讖書,雖然未透露詳細內容,但極可能就是《推@背@圖》的另一種稱呼。因為《推@背@圖》共六十像,按天干、地支排序,自甲子始、以癸亥終,正好是循環一甲子,叫《甲子歌》其實比叫《推@背@圖》更加貼切,何況原著者也并未為作品取名為《推@背@圖》。

而在當時,其實已有偽作流行,上文中所說的李逢不排除就是偽作的受害者。因為據南宋人岳珂的《桯史》中"藝祖禁讖書"條記載:

唐人李淳風作了《推@背@圖》,到了五代亂世,王侯崛起,人人皆有僥幸之心,所以謠讖之學更加興盛。當時有一個讖說"有一真人在冀州,開口張弓左右邊,子子孫孫萬萬年","開口張弓"是"弘"字,結果吳越王錢鏐給自己的兒子們起名,就都帶個"弘"字,希望能應讖,卻不知那是宋太祖的父親趙弘殷受命的預兆。到了宋太祖即位,才開始降詔禁止讖書。可是這《推@背@圖》已流傳了數百年,民間多有藏本,難以徹底查禁,有關衙門很為此事頭疼。有一天宰相趙普把開封一地的案子上奏,說:"犯此罪的人太多,簡直不可勝誅。"太祖說:"不必多加禁止,只要把它攪混就行了"。便命人取來最舊本,除了已經應驗的以外,其它的都把次序打亂,泡制了一百個偽本,讓它們與現存者并行傳播開去,見到的人弄不清孰先孰后、是真是假,間或有流傳下來的抄本,人們發現不再應驗也就丟棄不再保存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预测网  

GMT+8, 2024-4-20 04:0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