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心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60|回复: 0

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礼忏问答卍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3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有迹可寻。诸如生病有生病的因缘、情绪暴躁、冲动、轻浮、懒散,有心理上障碍的原因,众生缘中人缘不好,自有其缠结恶缘的起因……凡此皆是有因可寻;见果寻因,见因知果,这是最起码的现世业障观。
 今生短命是前世的宿缘牵引,今世延续前世的个性、生活、饮食习惯难改,故受短命报(如日本相扑选手在剧烈运动后,便暴饮暴食,又太过肥胖,当然短命)。又有今世再造的业障,而受现业短命报。因为我们往往因个性冲动、心情烦躁、烦恼太多、心量狭小、嫉妒心重……,树敌太多,而为自己制造今世及未来世中成佛道上太多的业障。事实上,很多业障,都是今生承续前世不好的习气再造作的,而不能推说今世所遇到的人事逆境及生病因素,皆是前世业障现前。这是不了解今世延续前世不好的个性、习气、生活环境,再造作更多、形成今世之中「人事逆境」及「生病因素」!
4. 不认识自己的个性与习气不能消罪业
 省悟了「业障」起因于自作自受的道理,便应往真正消业障的方法去做。如果只停留在事相上的忏悔(如有口无心的经忏、拜忏上),是不能消重罪(定业)的,一定要用修行的方法(以下所说七种由浅入深的礼忏方式),以此七种忏悔心,转变自己的习性、心态,扭转身心与生俱来的业障,才能转重罪成轻受,彻底达到礼忏的目的。
 一个学佛者,倘若不认识自己的个性与习气,不认识自己的根器与处境,便不能觉悟忏悔的目的,是为了转变自己的恶习与过失的心,誓不再犯;更不能醒悟忏悔的作用是为了扭转那些障碍自己往佛道前进的一切错误和偏执的善恶思想行为,引导激发、培养、修学圣人出世圣德之心而行忏悔。停留在口念心不行的忏悔上,则任何的礼忏方式,都会流于形式,而达不到忏悔罪相的根本目的。以此形式化的向弥陀礼忏,往生净土绝无可能。
(八)为什么要用七种心忏悔?
1.一般居士学佛停留在什么程度?
《佛名经》上说:「欲灭此烦恼障、业障、果报障三障罪者,当兴七种心以为方便,然后此罪乃可得灭。何等为七:一者「惭愧心」,二者「恐怖心」,三者「厌离生死心」,四者「菩提悲智心」,五者「怨亲平等心」,六者「念报佛恩心」,七者「观罪性本空心」。」
这七种心,实乃每一个学发菩萨心者,进入佛道的七个修行次第。而一般居士学佛的程度,因为周遭环境、人事、情缠的牵绊,大都停留在前两个惭愧心与恐怖心的学习阶段,不能进步。
一个欲求礼忏者,如果不能深刻地用心体悟什么是烦恼障?什么是业障?什么是果报障?那么惭愧心(悔悟心、向道心)与恐怖心(警惕心、无常心)根本就激发不起来。悔悟与恐怖堕落恶道的警惕心、无常心不能时时激发出来,继续随着贪、嗔、痴等烦恼心造业、受果,轮回六道,便失去礼忏的意义,更遑论以下七种心。
甚且现在的学佛者,大多在懂了几本佛经或看了几本论着,甚至在不懂佛法下「持诵某些咒语」后,误以为自己已经具备诸佛大悲愿行的「具体功德」,等同诸佛菩萨在此世界行化……。其实连皈依三宝后,对佛、法、僧三宝的意义,却没有深入的认识,在对戒、定、慧三学没有花时间认真学习、修持过,便能在「以散乱心持咒下」,或者「短暂定心持咒下」,获得如诸佛菩萨「经过无量劫数」依六度波罗蜜自利、利他的具体功德吗?能够因在一日、二日、七日、一个月、一年……短暂的「持咒间」等同诸佛菩萨在此娑婆世界弘化吗?
因为误解「持咒总持一切法」的深入修学意义,反而不认识自己所以生在五浊恶世完全是遭受宿障牵引的因缘何在?!对于初入佛门时,就应该了解的「忏悔、求道的次第与内容」,往往因「我慢心」流露及「所知障重」而流于形式、名相上的美丽名辞,换取佛陀所预记的「斗诤坚固时期」。学佛第一步的基础发心:惭愧心、悔悟心、警惕心、无常心都发不出来,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警觉,持续下去,再下去的厌离生死心、学发菩提心……,就有如空中楼阁般的遥不可及。
如果人人从踏入佛门起,皆能在善知识的提携下,走向正确的信佛、学法之路,脚踏实地从怖因果、明业力、学礼忏、发大愿的修行次第,一点一滴做去,则佛教幸甚!正法兴盛!
2.认识七种心的相互关系
当知惭愧心由恐怖堕落恶道而发,恐怖心由惭愧做错事情而生,两者是一体两面的;厌离生死心由恐怖心(无常心)深刻体认而生;菩提悲智心由解脱生死心巩固而坚定;怨亲平等心由求佛悲智心力行而显发;报答佛恩心由实践四无量心,亲证平等法性而表露;罪性本空心则由前六种心坚固显相而现前。
我们现在仅是站在凡夫地,学发「经上」所说这七种心,以为未来修行道上做善因缘。这七种心以修证的立场而言,是次第相生,也是相辅相成的,亦是礼忏发心、往生净土的根本重点。
诚如经上所说:「礼忏者若能以这七种心向弥陀擎拳合掌,至诚恳切,惭愧改革,身心发露,誓不再犯,如此忏悔,何罪不灭?何障不消?」现在就将这七种心略做解释。
3、为什么要发惭愧心来礼忏?
不能发惭愧心忏悔即失去礼忏的根本意义
如果你没有察觉出做错事情,为什么要忏悔?就是因为深刻地觉悟到错误的思想及行为呈现在眼前,这样惭愧心、悔悟心与向道心才能启发得出来。佛弟子回向时,常常称念一句偈: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因为深切地从这句偈体会出:从无始以来,由自己身、口、意三业造作了太多贪、瞋、痴、杀、盗、淫等恶业,累积了无量的烦恼惑业(烦恼障),生生世世因自作自受的善恶业行(业障),一直在三界果报中受生(果报障),阻碍修道的发心。三障不消,智慧不开;智慧不开,罪障未除;由是障碍菩萨道的行持。佛弟子一定要有这样的觉悟,礼忏才有目的。如果不能体认这层「我因为警觉到过去生中及今生积集了太多的业障、烦恼障、果报障,任何潜藏在内心的贪、瞋、痴、慢、疑、杀、盗、淫、妄、嫉妒等心理没有断除,都会在各种因缘聚会时(如人情因素被牵扯下去或许多事件突发时),足以牵引我们造作恶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预测网  

GMT+8, 2024-3-28 21:2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