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心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了凡四训(第十三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14 1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再推而展开。

  【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上思报国之恩』,这是讲忠,在家能尽孝,在国就能尽忠,报国之恩。国家的恩德太大了,我们现在能体会得到吗?受国家的恩德,可是自己体会不到。我们如果要没有政府,要没有国家保护,你要晓得那多么可怜!上次在我们讲堂听经的,穿黄衣服的那位悟谦法师,从印度来的,他现在是什么身分?无国籍的身分。他从大陆逃出来,在印度住了二十多年,丧失了国籍,也没有入印度籍。没有国籍的人住在哪个地方,人家随便欺负你,他好在还是个出家人,要不是个出家人就更苦了,你就是做个小生意买卖,人家都限制你,不准你做,苦不堪言!哪里像我们有国家保护,有法律保护你,只要在国家法律之下,人人能够以自由的意志选择你的职业、选择你的生活方式,这是国家的恩德。

  我们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四重恩里面,父母之恩,国家之恩,佛菩萨之恩,佛菩萨是我们老师,一切众生之恩,我们生活的依靠都要靠众生。你说众生于我们没有恩德,你穿的衣服是不是你自己织的?你吃的饭是不是你自己种植的?不是,是别人的,别人种植、别人织布,你来享受,他对你有没有恩德?所以要平心静气的想一想,一切众生于我都有恩。所以佛告诉我们,要报众生恩。举一点,可以说把四重恩也都包括在其中,这是要尽忠、要报恩。

  『下思造家之福』,这是世间法,世间法家庭是本位,先要造一家之福,而后再推广出去,你的亲友,你的亲戚、你的朋友,邻里乡党,『外思济人之急』。这一点诸位读范仲淹的《义田记》,那就是最好的榜样。范仲淹得志之后,先是造一家之福,家里面富足了,衣食能够温饱了,首先就想到,我这一族里面还有哪一家贫苦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子弟里面,这是一族的里面,有天分高的没有机会读书,这些事情都要帮助他们一桩一桩的解决。一族都照顾到了,再扩展出去,就是社会上有一些苦难的,要帮助他、要救济他,社会上有优秀的儿童失了学的,也要设义学来照顾他,义学就是义务教育,由他自己出钱请老师,来教导社会上品学资优而家境清寒的子弟,为国家培养人才。

  他一生真是尽心尽力的做到了,把全部的力量都用在这上面。自己做那么大的官,临死的时候,你们诸位读读历史,他连棺材都买不起,他的钱到哪里去了?救济别人去了。他的果报,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来说,仅次于孔老夫子,孔老夫子传到今天七十多代这个家不衰,你想想看那是多么大的德,范仲淹,一直到民国初年,他们的家八百年不衰。你们诸位仔细看看现在,哪一个人家能够维持三代?能维持三代就不得了了。范仲淹能维持八百年,我们孔老夫子维系他这个家二千多年,凭什么?就是这几句,没有什么秘密。果然能够把这几句做到了,「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就行了,这真叫培福,这积德。

  末后一句要说一说,就是『闲己之邪』,闲当作防范讲,他这里有个小注,急是急难,济是救援,这个好懂,邪是邪念,闲是防止,「闲己之邪」就是时时刻刻要防自己的邪思邪念,要防止这个。什么叫邪思邪念?譬如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了贪瞋痴的念头,就叫邪念,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现在面前起了贪心,这就是邪念;好名,跟人争名,邪念;好利,与人争利,是邪念。得要时时刻刻提高警觉。觉悟就不会随着邪思转了,这个邪念就可以止息住,这就是闲邪的意思。所以古人教给我们闲邪存诚,要防止邪思邪念,常常存着真诚之心;换句话说,心里面有邪思就不诚了,诚是没有邪思的时候才叫诚。这种功夫叫做内思,这是内学,换句话说,心性之学,入道之基础。前面所讲的都是着重在福上,而这一句是着重在定慧上,你想想看,我们连这个都不懂,定慧还能成就吗?底下这是勉励的话了。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务』是务必要,换句话说,决定要,天天要知道自己的过失。你不要以为今天这一天我没有过失,你觉得没有过失就是大过失,这个过失比什么都大。不知道过失这是无明盖覆住,纵然六通现前,还是过失无边,我们怎么能说没有过失?《地藏经》里面说,「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那是地藏菩萨眼睛里看的。我们如果说我们没有过失,那地藏菩萨看走了眼,看错了,冤枉我们了?知过就好,为什么?知过就能改过,不知过就决定不能改过。因为我们自己太愚痴了,无明盖得太深了,因此我们即使有无量无边的过失,自己不觉得,不知道自己有过,这才祖师叫我们天天念《感应篇》,就是这么个道理。就是拿《感应篇》,那是一个标准,天天照这个标准来比一比,这样子就比较容易发现我们的过失。如此看来,诸位应当明了,《感应篇》的作用就是检点我们身心的过失。你要想『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你就可以从《感应篇》着手,《了凡四训》是只教给我们一个纲领,细行确确实实是在《感应篇》里面。

  《感应篇》里面的微细比我们戒律还要说得详细,戒律,说实在话,还是从纲领上说的,《感应篇》怎么可以说不读?尤其印光法师给我们鉴定的《感应篇汇篇》,里面将儒释道三教善恶的标准都会集在一起,读这一本书就相当于读一百多种书,这是精华之所在,我们应当认真的去读,认真的去学习。不要以为这个东西太古老了,这个地方刚才说过,这是圣贤之言,绝非世俗之论,圣贤之言有效,确实能够改造命运,世俗之论决定没有这个功能,只不过是增加罪业,苦上加苦而已。所以我们要觉悟,要以古圣先贤的教训去做。如果看到不太合现在这个时代那些话、那些做法,你就多想一想,这个意思是说,原则不能变更,精神不能改变,在做法上可以改变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譬如从前行礼,老百姓见到帝王三跪九叩首,清朝时候之礼,现在老百姓见到总统三鞠躬,形式上是改变了,恭敬的心没有改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预测网  

GMT+8, 2024-11-10 00:2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