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心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教的基本概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11 2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一)平等观:
  佛教认为每一个众生皆有不可分别的「自性」(或称佛性),只是因为自无始以来个人所作的业不同,心的状态不同,因此形成外表不同的生命现象,但众生皆有相同平等不二的体性,皆可经由修道的方法而「返归」到自性去,每个众生皆可「见性成佛」,佛教不认为有一个至高无上而且是「唯一」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只是宇宙中无数的佛之一而已,很多人误会释迦牟尼佛所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就以为他说他自己是唯一无二的教主,那就错了!丁.唯我独尊的我是「心」,是「真心」的意思,他的意思是说世间之一切,其至高无上者只是真心而已。我们尊称释迦牟尼佛为教主,只是因为他把佛法传给我们,但他不是「唯一」的「至高无上」者,也不是「无所不能」者。这种平等观念与一般宗教的观念不相同。佛教的平等观念不但用于人之间,且用于所有有情众生,包括人、畜、鬼、天……之间,在修行上也很重要,若无法作到平等无分别,那是无法开悟见性的。这种平等的观念更引申为「诸法平等」,一切森罗万相看起来参差不齐,而实际皆源于平等不二的体性。要注意的是这种众生平等、诸法平等是指在本体上说的,在众生位或在相上,那是不会平等的,诸众生因业力之不同,而果报不同,在相位或众生位上看是众生不平等,诸相不平等,由于众生不了知体相不二,才会有这种不平等的感觉,对悟者而言,是众生平等,诸法平等。

  (二)无常观:
  佛教的无常观是源于其对世间诸现象的观察所得,世间之一切现象,小到人的心念,过去、现在、未来一闪即逝,人的心念变化是快速无常,再看人的一生历程,由出生、成长、老病到死亡,人的外表与内心都在不断变化,迅速无常,转眼成空。其他如花开花谢,人世的苍海桑田,那一件事能永久不变,这种对人生诸现象的一无常感觉,很多人身在其中而不自觉,原因是世间的人大多活在名、利、权势、爱情、亲情之中,而且年青体壮,并没有感觉到这些无常的变化,大多数人也很少想到自己的「打拼」到底是为什么?但也有人察觉到生命无常短暂,于是就来个「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有人「念天地之悠悠而凄然泪下」,一副悲伤可怜之相,这些想法与做法就是一般所谓「悲观的的人生观」,也有人认为自己努力为子孙(也有人宣称自己的作为是为人类)的幸福,自己也可以活得很愉快,有「现在」也有「前途」,生命应该是「乐观」的。但佛教的观察更为深入,佛教告诉我们,不论「悲」或「乐」,但都是「无常」的,不要执着这些悲乐无常的现象。要开放自己的心,离开这些无常现象的束缚。由于这「无常」的结果,有「生老病死」,有「成、住、坏、空」诸相发生,于是佛教观察到人生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说「四大苦空」、「世间无常」,要人「放下」,于是佛教被认为是「消极悲观」的宗教,其实这是一般人的误解,世间无常是佛教观察到的「事实」,人生八苦与四大苦空亦皆理智观察的事实,与积极、消极、乐观、悲观全无关系,对这种无常的现象抱持如何的看法与做法才会有乐观悲观等的问题。佛教要我们以理智认清这些苦空无常的现象是「事实」,但这是你因「身在此中」的结果,当你经过一番修行后得开悟解脱,你就发现这世间森罗万相只是一些「相」,既是相当然会变化不定,但「体性」没有变,你可以「证悟」到自己的体性不变,也可以「证悟」到这些相是由「性」所生,到此境界则世间的一切在你掌握中,你得以自在无碍,不被无常引起的相所苦恼,那里有什么生老病死,那里有什么花开花落,你是「老神在在」,你变什么老身清楚得很。佛教告诉我们,不但人生现象无常,宇宙诸相也是无常的,天文学上所发现超新星(Supernovas)(目前已发现的有1054年的中国超新星,1572年泰谷超新星,1604午,1987年均有发现)就是星球大爆炸的结果,也就是说星球的现象也是无常的,太阳不是永远是那样,这是大家所知道的。

  (三)轮回观:
  佛教的轮回观认为有情众生概略可分为六道,所以有不同状况的六道众生是因为心的状况不同之故,心的状况都是众生自己的做为(包括身体的行为,嘴巴的言说与思考)所造成的,心的条件适合某一道,自然就会出生到该道去,各道本身心的状态也不一样,有高下之分,有情众生就在各道之间进进出出,生生死死,就如同作梦一样。有关轮回转世的报导很多,有人研究由催眠之中,慢慢由现在往幼年催去,再往前催到出生时,然后再往前生去找。这种叫「前世催眠法」,听说被催眠者在回到前世之前会经历一段「光明期」,有人见白光,亦有人见红光或金光等,经历「光明期」后,被催者才能被引导到前世中,说出他的身世,据说用这种方法有人说出前世后,再去查证,发现确有其事,但大多是「无法查证」,我相信这是人自己业障太深,催眠后现出各种幻相之故。在佛教中要知道人的前世并不难,很多修行者修得「宿命通」之后,就一切清楚了。对于轮回转世之问题,目前国外已有很多人在从事研究,相信快会清楚而确信是真实的事情。有一件事情也许与前世(也许很多世)有关,那就是一些奇怪的梦,我们有时会做一些很特殊的梦,好像连续好多次梦到去一个地方,觉得那么熟悉,但这一生却没有去过,相信很多人做过这一类的梦。佛教认为梦有些与潜意识有关,而潜意识就记录很多前世的事情。

  (四)慈悲观:
  慈是给乐、悲是拔苦,佛教给乐技苦的对象不只是人类,亦包含人以外的生命,如猫、狗、鬼、神等,因此佛教有「超度」之行为。佛教的慈悲是对所有众生皆无分别的大爱,不求回报,没有任何条件。主要原因是佛教认为所有众生皆源于法性,所有众生皆有无法分别的自性,这种「一体感」形成佛教「同体大悲」的观念,认为「众生病亦是我病」。此外由于轮回观的关系,众生从无始以来,都经历无限多次的轮回转世,由于次数太多,众生之相互间都有过亲密的关系(也许你家养的狗在10世以前是你亲爱的太太呢!),而且众生生命之得以维持,在今生也是很多其他众生所给你的(例如:你吃的肉就是其他众生的肉),你的一切都与其他众生有关,今生如此,前世亦是如此,只是众生因心有障碍(佛教称「业障」)以致无法得知过去生的事情,也因此无法了知众生间亲密相依的关系,基于这种众生间过去、现在、未来的亲密相依之关系,佛教讲「无缘大慈」,也就是不论众生与你今生是否有缘,是否今生与你有关系,但你对他的慈悲是一样的,慈悲是佛教修行者的基础,也是成佛的根基。世人的爱是有条件的,有限制的(例如男女之爱),皆有「所得」、「欲得」、「取、有」等,这与慈悲还有相当距离,但不可否认没有爱心也就没有慈悲。把爱心有限制、自私的部份去除就「接近」慈悲。但真正的「慈悲心」那要「开悟」后才会生出来的,佛教之所以不「杀生」主要原因是慈悲心之故。「杀生」是「故意」去杀害其他的生命,是「有心」的杀害生命才算,不如或无心的伤害不算杀生,植物在佛教认为是不具「生命」,目前有人实验说植物会有喜怒的感觉,但也许是寄生其上的一些精灵所致,科学并无法证明植物那些有「觉知」的现象来自何处。佛教徒不论吃植物或动物,都要伤害到很多无辜的生命,那是为了生存不得已的事,应该心存抱歉、感激之念。不可以贪图口味,与一些不该吃的去吃,或大言不惭认为「所有可以吃的都是给人吃的」,这就是佛教在慈悲观之下对吃食的观念。基督教的博爱似乎只对人类,与慈悲在层次上还有相当距离。它以人为本,把人自己视为至高无上。佛教之提倡自我克制的生活(但不是反对生存),一就是要人尽量减少自己消费,减少杀生的机会(不论你吃素、吃荤、杀生是少不了的,植物上也有许多虫!),物质生活简单化既可节省开支、减低垃圾、减少能源消耗,应该是今日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的不二法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5-2-25 14:55 | 只看该作者
我想多了解一下关于「宿命通」
3#
发表于 2005-3-12 19:12 | 只看该作者
能在现在我们这个末法时代接触到佛法,而且信奉受行,确实是需要前世种下深厚的金刚种子啊,但是现在又有多少人能逃出六道轮回呢?斑竹能不能将禅宗,净土宗,律宗等各佛学学派的佛学大师的开示,讲座等贴在这个论坛上呢?也好让大家更好了解佛学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预测网  

GMT+8, 2024-11-24 09:53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