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心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钟茂森博士《弟子规》研习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5 1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十门开启第一:教起因缘。所谓教起因缘,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学《弟子规》,学《弟子规》有什么样的因缘。我们刚才讲到,很多的父母会觉得,《弟子规》是孩子学的,大人就不用学了。但是,往往让自己的孩子学《弟子规》、背《弟子规》,孩子都能够背得烂熟,可是在生活中却时时会违犯《弟子规》。比如说他能背诵《弟子规》的“入则孝”,但是对父母却不讲礼貌,很傲慢。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孩子们学了《弟子规》,实际生活中却做不到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自己没有真正落实《弟子规》,没有为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样子。如果父母做出了好样子,孩子看到父母都能够做到,他自然就有样学样,就能做到。所以孔老夫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自己身正,所说的自己都能做到,比如说“孝顺父母”,就表演给孩子看“我是这样孝顺老人家的”,那么孩子看到好的榜样,他就能理解,也能够做到“入则孝”,如果父母自己做不到,怎么可能让孩子做呢!这是大人先要学《弟子规》的道理。首先得让大人学,大人学了以后,把《弟子规》一条一条地做给孩子看,孩子是这么学最有效,身教胜于言教。     
   
        《弟子规》所讲的每一条,都是让我们修德立业。一个人只要有优良的品德,他就能够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就能够被人所尊敬。所以,不管你在这个世界上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要想有所成就,都得要修学《弟子规》。当年孔老夫子教学生,孔门四科里有四门教育:第一个先讲的德行;第二讲言语;第三才讲政事,政事就是从事一门行业,学习一门技术;第四讲文学,就是一些文艺生活、精神生活方面的。头两条德行和言语就是在《弟子规》上来落实的。     
   
        所以,有些总经理招募员工,他首先是看你这个人人品如何,值不值得信赖,对工作负不负责任,都是通过用这些方面来考核的。所以我们就明白,《弟子规》能做到,你的事业就有成功的根基了。     
   
        那么对于学佛的人来讲,希望功夫能够迅速地得力,那么基本的德行修养必须先得做到,很多人学佛学了很多年,但是为什么烦恼习气压伏不住,老是起现行。正如恩师常说的,这是因为我们基本的德行没有基础,佛家讲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就没有根基了。所以恩师提倡,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感应篇》,佛家的《十善业道经》,这三门是基础的德行修养课程,得先做到,然后再谈入佛境界,念佛要功夫成片、一心不乱,都得建立在这个根基的基础上,所以学《弟子规》,因缘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事情,都是浅深相通的,《弟子规》上所讲的虽然都是很浅的生活小事,表面上看好像是给孩子学的日常生活小事,但是这里有很深的道理。古人讲“如海一滴、具百川味”(出自清凉国师的《华严经疏钞》),一滴海水里头,就含有百川,所有河流的味道。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河流都汇集到这个大海水里。所以,从这看出,《弟子规》的每一条,都含有很深的玄义。我们用这种恭敬心去学习《弟子规》,一样能体会到《华严经》的味道。     
   
        很多深的理从哪里领悟?就是从生活小事上悟,从基本的品行、德行基础来悟入。古时候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个人叫杨黻,他是个很虔诚的佛教徒,希望早日修成正果。他听说无际大师很有道行,就想去拜访无际大师学道,然后就背上背包,辞别了他的老母亲,去找无际大师。走着走着,遇到一位老和尚,这个老和尚好像在等他,迎面而来说:“阿弥陀佛,施主啊,你要去哪里呢?”杨黻就说:“我听说无际大师很有道行,就想去找无际大师学道。”这个老和尚就笑了,说:“你找无际大师,不如找佛啊。有位活佛就在你回家的路上,你往回走就能见到,你不如跟他学道啊。”杨黻一听:“是吗?还有佛在世?在哪里啊?”这位老和尚就说:“你现在就回去,注意有一位披着一条毯子,脚上倒穿着拖鞋的人,就是你应该拜的佛。”杨黻一听,很高兴,立即辞别了老和尚,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天色已晚,夜深人静,这个时候,杨黻就敲门。都到家了,一路上还没有见到这样一个披着毛毯、倒穿着拖鞋的人,心里正在纳闷。他的老母亲在家里听到了儿子叫门的声音,非常的高兴,因为老母亲想念儿子,一听到儿子回来了,高兴的赶紧去开门,但是她已经躺下了,又马上起床,随手就抓起了一条毛毯披在身上,因为匆忙的缘故,把鞋穿反了,倒穿着拖鞋,急急忙忙地来开门。门一打开,杨黻一看,哎呀!他马上就醒悟了,原来活佛是谁呢?就是这堂中的老母亲啊。从此以后杨黻就觉悟了,不再去出外寻师访道了,就在家里注解《孝经》。他的悟处就是:深妙的道,全在日常生活和孝顺父母这些基本的德行中。所以他注解《孝经》的时候,很有感应,当他把墨汁用完了以后,去水池里挑一点水磨墨,结果池水里就自然地涌起墨汁来给他用,池水里墨汁都是现成的。     
   
        道在哪里?道原来就在我们应该尽的义务中,孝就是德之本,修道根基就在孝。所以古人总是说,道在哪里?日常生活就是道,会学的就学成,不会学的你出外找什么样的道,也是很难成就的。     
   
        孔老夫子曾经也讲过,要从最近的这些事情中,去学习仁的方法。他把仁作为最高的德行标准,仁在哪里学呢?就在日常生活中学。     
   
        对于孩子,如果能够让他从小就去落实这些德行的根基,那么他长大以后,学什么都学得快,他的品格、德行也不会受到社会的污染。当年,恩师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就非常重视孩子的童蒙养正教育。恩师也继承了李老师这种遗风,现在大力地提倡《弟子规》,可见得大德所重视的都是这些最基础的事情,这些做到了,才能有入道的根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13:01 | 只看该作者
谨是一种生活态度,恭谨、谨慎。那么事事物物我们都小心谨慎,从谨慎中蓄养自己这种圣贤的品德。因为人有谨慎才能够留心自己的毛病习气有没有起现行,如果妄失或迷失了这种圣贤的品德,自己的烦恼起现行了,起现行迷而不知,这就不谨了。所以一个真正修行的人,一定是在细节上,哪怕是动一个念头,都非常的谨慎,如果是一个恶念,就不能让它继续,要当下把它化解,把它去除,所以要谨到这样的地步。这都是圣贤的克己功夫,克念作圣,通过克服自己的念头,成就圣贤的品格。     
   
        信是讲做人必须有信用。如果人没有了信用,那谁都不相信你,你就不能立于社会。现代人越来越重视信用度,信用一破坏,这一辈子就不容易成功。信也包括信念,这个信念就是人生必须要有一个志向,一个目标,以什么为目标呢?就是以成圣成贤为目标。假如一个人没有远大的志向,那么人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即使吃得饱,穿得暖,那跟没有灵魂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信念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天,孔老夫子跟他的弟子们讨论,子贡问孔老夫子,说一个国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不败呢?孔老夫子说,具备三个方面:第一,要兵,兵器的兵,就是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第二,要食,就是粮食,让人们能够生存;第三是信,就是人的信念。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信念了,那怎么行?结果子贡就问,假如这三者必须去其一,去哪一条?孔老夫子说先去其兵,一个国家没有国家机器,没有军队警察,但是如果大家有食,衣食温饱,民族有信念,也能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子贡继续问,假如再去除一条是什么呢?孔老夫子说再去除一条就是食。人可以没有防卫的工具,可以没有粮食,但是不能没有信念。一个没有信念的民族注定要灭亡。所以孔老夫子说“人无信,则不立”,没有信念,就立不起来了,人如是,民族、国家亦复如是,所以信是很重要的。     
   
        “泛爱众,而亲仁”。泛就是广泛,爱就是仁爱,对一切大众都有仁爱之心,这就是泛爱众的意思。爱心从哪里出来的?还是从孝悌出来的。孔老夫子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如果你连自己的父母亲都不爱,那怎么会爱别人呢?你去爱别人,看外表好像你很有爱心,其实你不是真正有爱心。为什么?父母都不爱,怎么可能爱别人。你只是装个样子,其中必有所图,不是真心的爱。     
   
        孟子说,“亲亲而仁民”。首先要亲亲,对父母亲要孝敬,然后才能谈到仁民,对于一切民众才有仁爱之心,这是有顺序的。所以泛爱众这种广大的爱心,也是我们孝心的拓展,也是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亲仁就是对于仁德的人,圣人君子,我们要去亲近,向他们学习,跟他们在一起,自己的品德学问才能够提升。这六条,都是我们作为弟子的,不管孔门弟子还是佛门弟子都应该修学的,而且我们还应该用这些德行教导我们的后代子孙。     
   
        这六条做好了,力行的功夫我们就做到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则”是就的意思。做好了这六条,有余力了,就得马上学文。学文也很重要,你行有力了,就非得学文不可,不学文,你的修行想要提升就比较困难,甚至可能会出现偏差。蕅益大师的《论语点睛补注》,就讲到这条,他说不是让你先做前面六条,然后才学文,不是指这个意思,应该怎么解释呢?应该是力行和学文要同时,注重在力行,但是学文不可忽视,学文是什么意思呢?学习圣贤之教,用这些经典的教训来导引我们的行为。     
   
        《弟子规》上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如果你只有力行,而没有学习圣贤的教育,那就变得自以为是了,用自己的见解去力行,行到最后,南辕北辙了都不知道。所以“昧理真”,真理都违背了。力行和学文要同时,要合一,所谓知行合一,解行并重,这样进步才快,才相应。     
   
        第一章 入则孝     
   
        根据恩师的分类,“入则孝”可以分为二十四则。顾名思义,第一章是讲孝道的,孝道是德行的根本,也是圣人德行的根本,为什么呢?因为佛法讲宇宙万物是一体,这是事实真相,一体的观念,就是孝道,当我们真正入佛知见的时候,我们看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的。我们怎样去入佛知见呢?从哪里入手呢?“入”我们可以解释为入手。从哪里入手?从孝道入手,所以“教之所由生也”,教育从这里入手。为什么呢?因为你要有一体的观念,你才能有爱心,对待一切众生,爱他们就像爱自己一样,爱心的原点在哪里呢?恩师讲过,爱心的原点在父子有亲。就是父母跟子女的亲爱,是爱心的原点,因为这让我们最容易体会一体是什么观念。我们跟父母是一体,这谁都晓得,我们从哪来的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从父母那里得来的。我们每一个细胞,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细胞原点,渐渐长大慢慢衍生出来的,所以我们跟父母本来就是一体,这比较容易体会。然后再慢慢扩展,一体的观念涵盖宇宙万物,这就是圣人的心量。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要证入圣人的知见,要看到宇宙万物是一体的,这是圣人的知见。从哪里入手呢?就是从每一件生活小事慢慢去做、去落实,然后悟出这里心性的道理,这些事情是什么呢?     
   
        【父母呼,应勿缓。】     
   
        直接的字面解释就是,作为一个小孩,父母一叫,他马上就得答应,这是字面的意思。为什么要“应勿缓”呢?“应勿缓”就是表示一种恭敬。假如父母叫到我们了,我们拖拖拉拉,迟迟疑疑,慢慢腾腾,这样的话,就没有恭敬心了。而孝一定要体现在敬字上,“孝敬孝敬”,没有敬父母的这种心,怎么能说有孝心呢?所以“应勿缓”是一种孝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预测网  

GMT+8, 2024-11-24 09:4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