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心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净公上人讲心外求法集第一三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30 0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所以不赞成。后来《佛地论》到中国来...(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四九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49》)


...有进,不知道专精,就免不了要修一些无益的苦行,很精进,但是收不到效果。
  演【以择法后,次即修道,故云修道法时。】
  你把法门选定以后,就要专心去修。
  演【然外道久受勤苦,精进修行,不成圣果者,以不达真性,惟用妄识修行,名曰精进,实同懈怠。】
  这句话的意义非常的深广,我们学佛的同修大多数犯了这个毛病,所以久修而不能成就。祖师大德说「实同懈怠」,跟懈怠没两样,「不成圣果」,得不到结果。譬如我们念佛,念佛最浅的结果就是功夫成片,我们念了这么久,没有得到功夫成片,没有结果!没有结果,这里头一定就出了问题。这也变成外道,这个外道,佛门里头常讲「门内外」,自己修行不知不觉修成了外道,心外求法,与法不相应就变成外道。譬如我们修净土,我们的思想见解行为跟净土五经所讲的不相应,这就是外道。所以念这句佛号一定要念得相应,相应就是与经典里面所讲的教训不相违背,这就相应了。念这句佛号,我们心之所思、意之所念不相应,跟经上讲的不一样,那就是外道,念佛也念成外道了。我说这个话会不会过分?实在讲,这话不是我说的,慈云灌顶大师在《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疏钞》里面讲的,念佛念成外道。
  如果有这个过失,晓得了,就要把它改过来,一定要相应。这个相应,我们讲席当中说得很多,可是我看看还有一些同修们不相信。从哪个地方看到不相信?他还看其他的经论,还没有真正专心在五经或者专精在《疏钞》、《要解》之中,这就是不...(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六五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65》)


...是说物质的世界、自然的现象是随人心在转变,这是正理,决定正确的。孔老夫子说的精气为物与这个非常接近,他怎么会知道?所以孔夫子绝对不是普通人。古人说孔子、老子、庄子都是佛菩萨应化到中国来的,这在理论上讲得通,但是在事实上没有依据。儒家说「正报从依报生」,这是错误的一个看法。
  演【今内教则依从正生。】
  内教是佛法,佛法之外是外教。佛法,佛是觉的意思,觉就是佛,迷就是外道;一个是觉,一个是不觉,内外是这样分法。万不可以为我们学了佛,我们不是外道了,说不定你正是外道,为什么?你还是不觉,你还是迷惑颠倒,这种外道,佛门术语叫「门内外」,你是学了佛,也受了三皈,甚至也受戒,也出家了,可是你还是心外求法,那还是算外道,叫门内外。《楞严经》内外的标准更严格,见性的菩萨才叫做内教,没有见性的统统叫外道,所以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统统叫外道;换句话说,必须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才叫做觉。我们通常把阿罗汉、辟支佛都算作正觉,以《楞严》的标准,那个觉还是邪觉,还是不正,它的标准是正等正觉才算是真正的觉,因为你那个觉等於佛,佛是见了性的,是圆满的见性,你虽然没圆满,总是见一分、二分了,所见的是真性,所以你等於佛了,这才真正称之为觉。
  阿罗汉的觉还不等於佛,为什么?他没见性。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都没见性,比起六道,他的思想见解是纯正得多,我们称他作正觉,不能称为正等正觉。我们自己学佛心里要有...(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八三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83》)


...一会现在还没散!智者去释迦牟尼佛一千多年,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讲《法华经》还没散,这是智者大师亲见的。不但智者大师那个时候未散,给诸位说,现在也没散。很可惜,你们到印度去朝山,看到灵鹫山,你看不到释迦牟尼佛,你也没有见到他在那里讲《法华经》,它是真的没散。这也证明一切法不生不灭,就看你有没有缘分。
  从理上讲,哪个人没有缘分?个个都有!个个都有,为什么现在没有?现在你的缘暂时中断,怎么断?因为你有二障、三障,你有妄想执著,你见不到;离开一切妄想执著是统统都见到了。诸位想想,要学经、要去读经,何必那么麻烦?心地一清净,什么都是现成的,不要去找那个麻烦!所以佛法到哪里求?自性当中求!不是在心外,心外求法都叫外道。所以自己学佛学成了外道,还不知道,这多冤枉!佛法要在自性当中学。
  智者大师是菩萨,所以他能见得到。我们今天见不到,我们不是菩萨。可是诸位要记住,你要是真正发菩提心,一心专念,那你就是菩萨。可惜天天念经,经上这么说,我们在讲席当中天天也这样大声疾呼,你那个菩提心就是发不出来,就是不肯一向专念,念的时候还要夹杂。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里面告诉我们,这个法门最忌讳的就是夹杂,我们偏偏要夹杂,那怎么办?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是,这是误了自己。
  演【舍那千丈,乃菩提场所现报身。】
  这是卢舍那佛,这是《华严经》上的境界。毗卢遮那是法身如来,卢舍那是报身如来,千百亿化身是释迦如...(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九一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91》)


...一样,很细。恒河里多少沙!这是比喻作用无量无边。『广无际限』,「际」是边际,「限」是限量,没有边际、没有限量,它的作用太大了。我们娑婆世界是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西方极乐世界还是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华严经》里面讲无量无边恒沙世界,讲得再多还是这个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没有能够超出自性之外,你就晓得自性的功德真正是无量无边。自性就是自己本人,禅宗里面所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你的本来面目,你本人。佛法的教学没有别的,恢复自己本来面目而已,换句话说,找回自己。众生是迷失了自己,佛教给我们找回自己,这个就是佛法。
  由此可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09:11 | 只看该作者
障碍就来了;把空相除掉,除掉就叫无相门,从这边入。「倘着于无相之相,即无相相」,无相的相,「亦不能入」。必须把无相相也除掉,那就叫「从无作门直入此城」,无作就是无愿,「故曰:入空、无相、无愿法门」。这个地方教导我们,大乘教祖师大德常说的放下万缘,佛氏门中一法不立,这大乘教。你立一法错了,要想到真如自性那个里头什么都没有。六祖说得好,自性「本自清净」,没有杂念,一个念头都没有;「本不生灭」,它没有生灭;「本自具足」,懂得这个道理,不向外求,心外求法这个念头断掉了,本自具足,心外没有法;「本无动摇」,心常在定中。什么叫定?不执着是小定,阿罗汉的定,不分别是权教菩萨的定,不起心不动念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的定,都不在外头。真正定功是放下,真正放下身心世界,也不离开身心世界,知道有是幻有,空是真空,心里面痕迹都不落,这就对了。
    夏老会集这个经会得好,天衣无缝。你看经题,经题是会集的,「清净平等觉」汉译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宋译的,这两个本子的经题合在一起,天衣无缝。五种原译本经题的表法全在其中,一个都不漏。王龙舒没发现,王龙舒这个本子看过,他只有一个本子没有看到,唐译的,唐译是《大宝积经.如来会》,这个本子他没看到。《清净平等觉经》...(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八十七集)    2011/12/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87 》)


...,包括九法界一切众生。这叫真修行,这叫会修行。起心动念全是这些概念,没有其他妄想,他能不成佛吗?
    我们明白了,明白了就真干,天天把这些妄想、习气淡化。断不容易,愈来愈淡,一年比一年淡,一个月比一个月淡,一天比一天不容易,再一个星期比一个星期淡,那进步就太快了!真修、真干,我们跟阿弥陀佛走得愈走愈近,我们跟六道轮回、跟生死走得是愈走愈远。跟阿弥陀佛愈来愈近,这条路是光明大道,这真正能转法轮。
    下面第三,「说障道无所畏」,障是障碍,「说彼魔、外障蔽圣道之法」。魔障道,外道也障道,佛能说,能讲得很清楚。魔跟外在哪里?实在讲,不是真的在外头,外头没有,全在自己。大乘教里头佛常说,「心外求法」,这就是外道,说得好!心外有没有法?心外没有法,没有法你去求法,那不就错了吗?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都在心内,不在心外。如果一切法在心外,你怎么能转得了它?正因为一切法不在心外,所以你的心才能转得了它。这个道理,近代科学家他们发现了。我对这个道理以前也怀疑,只能随顺古大德这个讲法,模模糊糊的就说了。实在讲,近代科学报告对我的帮助很大,我看到这些报告我看得懂,跟佛法讲得一样;换句话,说明佛法一点都不假,完全接受了。佛法,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讲的,这些科学家最近三十年才发现的,居然讲得一模一样,我们对世尊不能不佩服。
    今天的科学,当然最近这二、三百年来,这是科学的基础,步步高升,踏着前...(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八十九集)    2011/12/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89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预测网  

GMT+8, 2024-5-5 15:4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