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心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3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念与命运(二)卍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30 0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答:「贪侈而长寿,是当生的福报和寿命多,如果节俭,必会更长寿。节俭而短命,是当生的寿命本来就很少,如果贪侈则寿命将会更短促!」(《德育古监》第一二二页)

            行善延年,造恶减寿
  
  南宋时,陕西凤州有三位乡民名叫彭六、周三与李廿一。他们都出生在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西元一一五四年),而且是同月同日生,只不过出生的时辰不同而已。
  说也凑巧,他们三个人由於住的地方很近,时常往来,所以就结义为异姓兄弟。
  宋宁宗庆元二年(西元一一九六年)的九月八日,周三及李廿一都在中午暴毙,但是彭六却不知道这桩不幸的消息。
  当天傍晚,彭六躺在床上休息,恍惚地感觉自己被两位阴差带到一所庄严的大殿,看见许许多多披带枷锁的人在等候审判。
  彭六起了好奇心,抬头望入大殿,看见有一位皇帝模样的人(阎罗王)在大殿中主持审判。
  过了一会儿,彭六看见好友周三被召上殿,阎罗王翻阅案上的簿册後,便问左右的人说:「这个人理应有八十七岁的高龄,为什麽这麽早拘拿他的神魂呢?」
  有一位身穿绿袍的官吏答道:「大王有所不知,此人生平性急,任意伤人害物,按例应该减少一半的寿命,所以他只能活到四十三岁而已!」
  阎王听了,点头同意说:「理应如此!」
  周三被押下去後,接著被押入大殿受审的是李廿一。
  阎王翻阅桌上的簿册,然後问说:「这个人应该活到七十一岁,他的神魂这麽快被送到这里,又做了那些过错呢?」
  那位身穿绿袍的官吏禀道:「他生前嫉妒贤能,欺凌孤寡,造了很多孽,所以按例也要削减寿元!」
  阎王说:「既然他生前心狠手辣,绝对不可饶恕!」
  彭六眼看好友周三及李廿一先後被审判的过程,自己不知道为什麽会置身在阴曹地府中,正在惊疑不定之际,忽然听见阴吏宣召自己上殿受审,於是从大众中走出,跪在殿下。
  阎王看了簿册说:「这个人也注定现在命终,不必审问也罢!」
  但那身穿绿袍的官吏却回禀道:「他的寿元虽然注定只能活到四十三岁,但是他平生乐善好施,所积的阴德很多,照理应该延长寿命!」
  阎王点头说:「行善积福的人,应该得到延寿的果报,否则怎麽劝人为善呢?既然如此,便让他在世上多活二十四年吧!」
  彭六听了,喜出望外,连忙叩头称谢,然後转身跟随鬼卒走回阳间。
  彭六醒来以後,发现家人正哀伤地为他办理後事。原来,他已死了一昼夜,现在才复活过来,全家人因此欢喜不已。
  彭六想起两位好友,赶忙前往登门探问,发觉他们俩人果然逝世,他回想起地府受审的情景,顿生无限感慨。(《夷坚志》、《真相杂志》第六十五期第八十六页)

            施食长寿,迷信遭殃
  
  胜州的都督(统辖各州军事与刺史的官职)薛直,是丞相薛纳的儿子。他爱杀生打斗,而不知道有鬼神。
  有一天,他出远门,遇到朋友从京城来拜访他。薛直邀朋友进入驿站的客厅,请他吃饭。那位朋友还没有吃以前,先出食。薛直问他:「你为什麽出食呢?」
  朋友回答:「佛经记载:从前荒郊野外,有食人血肉的鬼,佛去教化他们,命令他们不要杀生,所以才制定这条戒律。传说每次在饭前施食,可以得到长寿的果报!」
  薛直说:「你实在太荒唐了!那里有佛呢?何者是鬼呢?俗人相互欺诳,愚者大致雷同,智者不会被迷惑,你太俗气了!」
  薛直话刚说完不久,彷佛听到空中发出声音告诉他:「薛直!你太狂妄愚痴,你怎麽知道没有佛和鬼呢?你的灾祸快来了!你临命终时一定看不见妻子,你应当死在这里!为什麽还乱说话呢?」
  薛直听了,大吃一惊。急忙下座拜谢说:「鄙人太顽固,不知道有神,请你教我吧!」
  空中又说:「你的命将在午时结束,你应当立即回去,才能跟妻儿相见,不然,你就要丧身在此地了!」
  薛直很害怕,与朋友快马加鞭赶赴城里,到了一个驿站,薛直进入大厅休息,随从的人也都休息了。不久,驿站的人发现薛直已经死了,急忙赶到薛家通报,没想到薛直的神识已经先到薛家,告别妻子说:「我死在北驿,尸体在那里,这是我的鬼魂,恐怕不能见面,所以先来告诉你一声!」
  说完,握住妻子的手,勉励妻子坚强起来,又乘马出门,奄然而殁。(《纪闻》、《齐谐选编》上册第一一六页)

            绑票幼童,暴毙身亡
  
  苏州有一位卖油郎,来到大富人家,看见有一个五岁的小孩,帽子上面有珠宝,而且帽带是金链打造。他就起了贪念,把小孩子抱到偏僻的地方,杀死小孩子,取得金链和珠宝,於是便马上致富了。
  後来,他生了一个孩子,相貌很像从前所杀的那个孩子。因此,他心里很厌恶这个孩子。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卖油郎的孩子已经五岁大了。
  有一天,卖油郎在夏天睡午觉,他孩子拔出髻中的银簪,开玩笑地刺在卖油郎的胸部。卖油郎误以为是苍蝇,举手用力一拍,银簪贯穿胸部而死亡。
  读完这则故事,现代以金银珠宝装饰子女的父母也应当有所警惕了。(《感应篇汇编》第四卷第三页)

            滥砍草木,生病损寿
  
  桃源的茹云衢,性情阴毒,与邻居不合,便暗地将他们所种植的果树,用毒药毒死。
  有一天,他从外面回来,他感觉恍恍惚惚,在微弱的灯光下,看见许多兵器。有许多士兵将他捆绑到树林里,有一位神明责备茹云衢说:「花草树木也是上天的生命,你怎麽能转移怒气,把它们杀死呢?这是你的五脏六腑失调不平的缘故!」
  说完,就命令士兵剖开茹云衢的腹部,取出肝脏和肺脏。
  茹云衢惊吓醒来,得了心腹痛的疾病而死。
  (注)一草一木都是造物生意,孔子称赞方长不折的人,佛陀也说:「年久的树木多有鬼神栖息,不可随便砍伐,砍伐的人往往得到灾祸!」
  树木尚且不可无故砍伐,何况是用毒药去杀害呢?(《感应篇汇编》第三卷第九十四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09:50 | 只看该作者
母亲把哥哥的意思告诉弟弟,弟弟还是像刚才那麽坚决地拒绝。
  母亲闻到饭熟的香味,乞求弟弟给他一点饭止饥。弟弟暗中告诉太太把饭藏在床上,并且盖上棉被。母亲只好流著眼泪回去。
  走不到一里路,雷电交加,弟弟被雷打死在客厅,他妻子也死在门口。
  邻居察看他们的床,发现锅子里的饭还是热热的。(《德育古监》第十三页)

            合家戒杀,解厄延寿
  
  赵素是华亭(今江苏松江县)人。
  有一天晚上,他坐船到青浦县去探望亲戚,看见有一个人站立在船上,仔细一看,是已经过世的仆人。
  赵素很惊讶地询问原因:「你为什麽来这里呢?」
  已经过世的仆人回答:「我看见冥府的阴差,现在正在追捕三个人的神识!」
  赵素问:「那三个人是谁呢?」
  对方回答:「其中一位是湖广人,另一位则是你现在所要探望的亲戚,第三位我实在不便说。」
  赵素又问:「难道是我赵某人吗?」
  对方回答:「对!」然後就不见了。
  赵素来到所要探望的亲戚家门口,便听到房间内有哭泣声。他大吃一惊,急忙掉头回家。
  走了一会儿,他又遇到死去的仆人说:「您不要害怕!我在路上看见有人能够为您解危,因为您全家戒杀的缘故!如果到了半夜,我没有来,您就逃过这一劫了!」
  後来,赵素又活了二十年,才逝世。
  (评)对於各种动物,常怀慈悲心,最好。不吃动物的肉,其次。全家戒杀,并且不吃四种不净肉(不亲手杀、不特别为我杀、不闻杀时的号叫声,不看见杀的情景),又次之。
  有些人在外面参加放生会,而家里却没有禁杀,这就好比看见别人杀人,请求对方释放他,可是自己却持刀杀人。如果明白放生的意义,就应当先戒杀。(《德育古监》第一○一页)

            一念之义,遂免刑罚
  
  明太祖洪武年间,京师有一位校尉,跟邻居的妇人通奸。
  有一天,校尉在暗中偷看,等待那位妇人的丈夫外出以後,才走进妇人的房间,登上床。
  没想到妇人的丈夫又回来了,校尉只好趴在床下。妇人问丈夫说:「你为什麽回来呢?」
  丈夫答道:「天气寒冷,我怕你熟睡後,会著凉,所以回来给你添盖棉被!」
  说完,便在妇人身上加盖一床棉被,而後离去。
  校尉心里想:「他这麽爱他的妻子,妻子却忍心辜负他丈夫!真是禽兽不如!」
  於是,校尉便拔出佩刀杀死那位妇人。
  妇人死後,有一位卖菜的先生供应蔬菜到妇人家,被邻里的人误以为是杀人凶手而抓去衙门,判罪入狱。
  将行刑前,校尉挺身而出,大声说:「那位妇人是我杀死的,请你们不要冤枉卖菜的人!」
  刑官听了校尉的供词,说:「你杀死了不义人,救活另一位无辜,义行可嘉!」
  於是,便把校尉释放了。(《德育古监》第三十三页)

            第六章 心念与人缘

            宽於恕人,严於律己
  
  范忠宣公(即是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时常告诫他的儿子说:「一个最愚笨的人,如果责备起别人,则显得精明;纵使一个人有聪明才智,如果宽恕自己,就会昏愚。只要经常以责人的心责备自己,以宽恕自己的心宽恕别人,不怕不会达到圣贤的境地。」
  有一位朋友请教范忠宣公,他回答:「只有俭可以养廉,只有恕可以成德!」(《德育古监》第一二七页)
  邝子元说:「宽恕是求仁的要道,而放大心量又是行恕的要点。学习放大心量应怎麽下手呢?应该穷究事理,穷理则明,明则宽,宽则恕,恕则仁。」(《德育古监》第一二七页)

            赞美人善,每过其实
  
  後汉的庞统,称赞别人的优点往往言过其实。有人觉得奇怪而问他。
  庞统答道:「现代善人少,恶人多。当有人要复兴风俗、增长道业时,如果不给他美言几句,则行善的人便会更少。我赞美十个人而失去五个人,至少还剩下一半,这麽做可以使有志为善的人自我勉励,不是很好吗?」
  关夫子训示说:「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愿人常说好话。」我们可以说庞公是一位善於体会这种训示,而裨益风俗的人。(《感应篇汇编》第二卷第二十三页)

            原谅他人,自己得福
  
  司徒马森的父亲,四十岁才生了一个男孩。那个小男孩四岁时,眉清目秀,司徒夫妇俩人对待他好像宝贝一般。
  有一天,婢女抱孩子出外,不小心失手,小男孩从高处跌下,左额受伤而死亡。
  司徒先生见了,立即叫婢女逃匿,自己抱著死掉的儿子到屋内,告诉司徒太太说:「我自己失误,而使孩子摔死!」
  他太太大吃一惊,非常痛心,曾昏迷数次撞倒司徒先生。她寻找不负责的婢女,想要打她,可是没找到。
  那位婢女跑回家乡,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她的父母。她的父母感动得流出眼泪,日夜祈求上苍,祝福司徒先生早生贵子。
  次年,司徒夫人果然生了一个男婴,左额有明显的红色伤痕,他就是司徒马森。(《德育古监》第四十九页)

            宽待下人,慈愍人子
  
  杨诚斋的夫人罗氏,年纪已经七十多岁了,在寒冷的冬天,天一亮就起床,到厨房煮稀饭,等每一位奴婢都吃完早点後,才叫她们工作。
  她的儿子杨东山禀告她:「天气这麽冷,您自己这麽早起,是何苦呢?」
  杨夫人回答:「奴婢也是人子啊!早晨寒冷,必须使她们身子有点暖气,才能够做事。」
  她生了四男三女,都是自己哺乳,而不请奶妈。她说:「让别人的孩子饥饿,来哺乳我们的孩子,於心何忍呢?)」
  後来,她三个儿子都登第。
  (附)从前有两首卖男女诗:
  「养汝如雏凤,年荒值几钱?
  辛勤当自爱,不比在娘边。」
  「哭尽眼中血,泪洒身上衣,
  业缘如不断,犹望梦来归。」
  这些诗词非常凄惋,使人读了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德育古监》第四十六页)

            
3#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09:58 | 只看该作者
杨襄毅公的父亲瞻之说:「现在的福,来自祖宗,不可不珍惜;将来的福,留给子孙,不可不培植。不珍惜现在的福,就好像油灯的火焰燃烧愈烈,油愈快乾竭;将来的福能够培植,就如同将油添入灯炷,油添得愈多则点得愈久。」(《德育古监》第一二四页)

            俭则寡欲,不为物役
  
  宋朝的李沅(後被封「文靖公」)做宰相时,在「封邱门」建了一座宅院,厅堂前的中庭,只够一匹马掉转回身。
  有人批评他:「您的中庭太窄了!」
  李沅回答:「房宅应当传给子孙,这中庭对宰相来说实在是太狭窄了,但是对一位做太祝奉祀的人来说,已经够宽敞了。」
  张文节公做宰相时,生活就像在河阳当书记时那麽勤朴。
  有些亲友劝他说:「现在您的薪水已经不少了,为什麽还这麽节俭呢?虽然您自信清廉节俭,恐怕外人会有公孙布被的讥笑,我看您要稍微顺从大众的看法!」
  张文节公感叹地说:「以我今天的薪俸,那怕全家不能锦衣玉食呢?我看一般人,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我今天的俸禄,难道能永远保有吗?一旦失去今天的俸禄,家人习惯奢侈的生活已经很久,不能马上开始节俭,一定会导致流离失所。那里能像我这样『在位时存去位想』、『当官时存失官想』,过得日子那麽恒久呢?」(《德育古监》第一百二十一页)
  (评)司马君实说:「大贤的深谋远虑,岂是平庸的人所能及的呢?」御孙说:「节俭是品德的共同特徵,奢侈是一种大罪恶。因为有道德都是从节俭来。有了节俭,就会清心寡欲。君子清心寡欲,就不会被物质所奴役,而且可以直直地走向正道。小人清心寡欲,就能行为谨慎、节约费用、远离罪恶、丰盈家室。所以说:节俭是品德的共同特徵。
  奢侈则有很多欲望,君子有很多欲望则会贪恋和羡慕富贵,失去正道,加速祸事的来临。小人有很多欲望,则到处贪求,随便乱用,败坏家业,丧失身命,因此当官会收受贿赂,在穷乡僻壤必会偷盗,所以说:奢侈是一种很大的罪恶。

            惜身如玉,不敢沾污
  
  武林的张恭懿公,名瀚,在都察院任职。当时廷相王公是台长,一看见张瀚,便十分器重他。王台长请张瀚就坐,并且告诉他:
  「昨天雨後,我走到街上,看见一位抬轿子的人穿了新鞋子,从灰厂到长安街,都选择乾净的地面行走,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惟恐新鞋子被弄脏了。後来他走到贳城,不小心被泥巴所弄脏了,从此以後,他便肆无忌惮,随便乱走,不再顾虑和珍惜新鞋子了。修身的道理,也是如此。万一失足,便无所不做了!」
  张瀚对这一番话非常受用,终身不敢遗忘。(《德育古监》第一二九页)

            贫苦时节,正好用功
  
  张九成早年贫寒,衣衾不足,有人送一件大衣给他,他拒绝不收。他说:「读书人应当贫苦,现在正是做功夫的时节,如果不痛自砥砺,则贪欲的心便会生起,而丧失廉耻。又怎麽用功夫呢?」(《德育古监》第一三○页)

            苟无至德,至道不凝
  
  女仙杨正见,成仙後没几天,上帝责备他在年幼时,父母贯好铜钱准备缴纳税金时,他不应选择二枚又圆又漂亮的铜钱,私下藏匿起来。上帝说:这是隐藏官物,所以又贬谪他多留人间一年。
  紫虚元君与茅君,一齐在清虚宫,勘察天下真仙得失的事情。顿落的人有四十七人,再升的人才只有二人。因为以抱淫欲的心,行上真的事,不能没有过失啊!
  藏匿铜钱只是小过失,诸仙功过相准,尚被如此谴贬,何况率意不避呢?
  现代求长生的人,只靠藏精伏气、链丹服药,便说可以遇到真仙,不知道这些都是外道。惟有修真链性,当一切妄念刚萌起时,便加以观照察觉,一察觉立即消灭,使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像明珠那麽清净。心中安详而且不执著,道业自然现前,延年益寿也是必然的。(《感应篇汇编》第一卷第四十页)
  学道的人以种德为本,儒家称之为「四端(仁、义、礼、智)百行(孝)」,佛家称之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万行」,道家称之为「三千功、八百行」。这些都是在教人积善避恶。
  积善改过要先体会至道,体会至道必须明白本心。心是道的本体,道是心的作用。人能观察心性,则圆明的本体自然现前,无为的大用自然成就,不必假藉各种方便施设的功行,便可顿超解脱境界。
  如果不是心性清净,怎麽能使种种名相或妄想完全离去,丝毫不受染著,心念清净,而且证得不生不灭的境界呢?
  所以明白心性和体会大道的人,不使身体成为真心的累赘,也不使外境扰乱了真性,随机应物时,自然符合了不生不灭的妙旨,这也就是无上至真的妙道。(《感应篇汇编》第一卷第三十九页)

            倾囊助人,福至心灵
  
  张福州是农家子弟。他年轻时,父亲叫他拿钱到山里买斧头的木柄。
  当他行经林莽时,看见有人上吊自杀,他急忙把对方扶下,询问之後,知道对方由於欠官银而被逼走上绝路。於是,他便把身上所有的钱赠送对方。对方深受感动,哭泣致谢而去。
  当张福州在磐石上休憩时,有一位拿著瓢的老先生问他:「你会口渴吗?」
  老先生把瓢内的浆液全部倒给张福州喝,并且说:「它不但可以止渴,而且对你的身心也有助益!」
  张福州回到家中,突然感觉全身散发奇异的香气,身心非常清爽。从此以後,他不再食用五谷,不但忽然认识文字,而且能吟诗作对。後来居然羽化成仙。
  (评)农家的钱都是辛苦得来的,张福州没读过书,竟然小小年纪便能倾囊帮助别人,由此可知他具有大根器,最後成就仙道,绝非侥幸。(《德育古监》第六十六页)

            平时定静,临终不乱
  
  欧阳修看见老和尚诵念妙法莲华经,坐得很端正,丝毫不动一下。他就问老和尚:「每见古人临命终时,有盘腿端坐或站立逝世的,这是什麽原因呢?」
  
4#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10:01 | 只看该作者
(评)凡做任何事富者易为功,贫者难为力。然而,在难为力时,能勤勉地做,这就是他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古人说:「贫穷人行一百件善,即等於富贵的人行一千件善。」从这个观点来看,贫穷的人怎麽可以自暴自弃,而不具有坚强的行善意志呢?(《感应篇汇编》第二卷第三十页)

            第八章 心念与灵异

            哭父投江,抱父出水
  
  曹是汉朝时浙江上虞地方的人,他的女儿名字叫曹娥。
  曹是一位巫师,所以过著唱歌迎神的生活。汉安二年五月五日(端阳日或端午节)那一天,他到舜江去迎接潮神,乘著小船逆流而上。因为他喝醉了酒,一不小心,跌到水里,尸首一直没被找到。
  当时,曹娥才只有十四岁,她沿著江岸哭泣,日夜不停,一共哭了十七天。然後,她就把衣裳抛入水中,暗地祝祷说:衣裳到那里沈下去的地方,自己也就跳了下去。
  过了五天,曹娥的尸首,抱著她父亲的尸首,浮出水面。县官就安葬他父女俩,并且立了一块石碑做纪念,所以後世就把这条江,叫做「曹娥江」。
  (评)曹娥只是一位十四岁的弱女子,沿著江河哭叫父亲,连续十七天,声音不断。她投江五日後,竟然能抱著父亲的尸首浮出水面,不是很神奇吗?(《後汉书》列女传)
  吕坤说:「由於曹娥的至诚所感,江神才能够显现灵异。一千年後的现代人谈及她的事迹,尚会使人感动得流下眼泪。把那条江叫做曹娥江,使她能万古流芳了。」(译自《古八德全书》第一集第十八页)
  许止净说:「曹娥才十几岁,便能以身殉父,抱著父亲的尸体而浮出水面。她的诚心和孝德感动上苍,受世人和神只的钦仰。但是拯救父母的尸首,终究不如拯救父母的灵魂。
  地藏本愿经记载:地藏菩萨的前世是一位女子,因为她的母亲不信佛法,又杀了许多动物,她知道自己的母亲死後必定会堕落恶道,於是便在佛像前,发追求无上智慧的心,发誓要度化所有的地狱众生。她的母亲仰仗她发愿的福德,脱离地狱而生天,不久又成为菩萨。
  唐朝玄沙师备禅师的父亲以捕渔为业,堕落水中溺死,师备禅师因此出家修行,而大彻大悟。後来,他梦到父亲来致谢说:『由於你出家,明心见性,我超升天界,所以才回来通报!』
  这才是真正的大孝,思念父母的子女,不可以不知这个道理。」(《历史感应统纪》第一卷第一百六十六页)

            为母寻药,麋鹿导行
  
  梁朝的阮孝绪出继给他的堂伯父做儿子,照理来说,他可以得到伯父遗留下来的百万财产,可是他全部给了伯父的姊姊。
  阮孝绪的生性非常孝顺。有一次,他在锺山听人讲经说法,他的母亲王氏在家里,忽然生了病。哥哥和弟弟们就要去叫阮孝绪回来。母亲说:「你们不必去叫他,孝绪有至性,暗中会有感应,他一定能够自己回来的!」
  果然,阮孝绪觉得心惊肉跳,就回到家里。邻居和村里的人都觉得非常奇异。
  医生指示:他母亲的药必须加一味新鲜的人。
  阮孝绪听老一辈的人说:锺山曾出人。於是,阮孝绪就亲自到山里去寻找,踏遍了幽僻和危险的地方。过了数天後,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只鹿,他跟著鹿走。不久,那只鹿不见了,他便得到生的人。
  於是,他母亲的病也就痊愈了。(《梁书》处士传、《南史》隐逸传)
  (评)许止净说:「对於百万遗产,分毫不取,他的气量是多麽大啊!古代也常有至孝感通的事迹,然而,难得的是他母亲对他深信不疑。这是因为平常就有感应了。」(译自《历史感应统纪》第二卷第八十七页)

            施不受惠,马被奇闻
  
  汉朝有一位姓王名的人。有一回,他在旅馆里遇见一位书生告诉他:「我的性命快要结束了!我有十斤金子送给你,请求你替我安葬!」
  王来不及问那位书生的姓名,他就断气了。
  王给他安葬只花了一斤金子,他把剩下来的九斤金子,都放在他的棺材下面。
  後来,王做了亭长(注)。有一匹马跑到亭里来停住了,当时风非常大,吹来了一条绣花被,落在王的面前。
  王把这件事告诉了县衙,县官就把这匹马和那条被都判给了王。
  有一天,王乘坐那匹马,那匹马忽然跑进了别人家的屋里。那家的主人认识那匹马和那条绣花被都是自己的。询问之下,王才晓得:从前替他所安葬的书生就是那家主人的儿子金彦。(《後汉书》独行传)
  (评):许止净说:「王安葬书生,而把对方所赠遗的金子全部放置在棺木下面,他的廉节实在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所以大风把绣花被吹来他的面前,马匹跑到亭中而静止,更辗转牵入金老先生的家中,岂不是受恩惠的鬼魂,不忍心王的阴德湮没不彰,在冥冥中努力帮助他被赞扬吗?」(译自《历史感应统纪》第一卷第一百五十二页)
  (注)亭长,根据汉朝的制度,十里为一亭,每一亭设立亭长一人,负责捕捉和弹劾盗贼等事宜。

            互信以心,生死不渝
  
  汉朝的范式与张劭是好朋友。
  有一天晚上,范式忽然梦到张劭告诉他:「我将在某月某日安葬了,你到那一天能够赶到吗?」
  范式醒来,立刻赶去送葬。
  这时候,张劭的灵柩,已经要出发了。说也奇怪这辆丧车,好像有几千斤重的样子,无论如何,也推不上前去。
  张劭的母亲抚著灵柩说:「我儿元伯啊!难道你正在等著某人吗?」
  过了一会儿,看见有匹白马,驾著一辆素车,车里坐了一位号淘大哭的人,奔驰而来。张劭的母亲说:「来的人一定就是范巨卿了!」
  范式到了以後,叩著丧车说:「走吧!元伯!死生异路,我们从此永远告别了!」
  说完话,他就牵著丧车的索子,引了灵柩往前走。於是灵柩才推得动。
  范式留在张劭的坟墓旁,直到把墓边的树木种植好了以後,才回去自己的家乡。(《後汉书》独行传)
  
5#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10:09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天,他的背部突然长了一个大疽,情况非常危急。他心里想:「生死和昼夜乃是常理,有什麽好畏惧的呢?只可惜我不曾做个好人,如果天地垂悯,能赐以再生,我一定要改过从善!」
  於是,他就写了一篇悔过文,焚化而後禀告空中的神只。当天夜里二更,他梦到金甲神拿了三颗丹药,告诉他:「你言下顿悟前非,上帝派我来救你!」说完,立即用手抚摸书生的背部。书生感觉遍体清凉,便痊愈了。
  从此以後,他努力行善,一直到寿终正寝。(《感应篇注训证》第四卷第二六○页)

            悲心救苦,梦来致谢
  
  数年前,有一位尼师在台风期间,看见一只蝙蝠身体被雨淋湿,掉落在地面上。
  那位尼师心生悲愍,捧起蝙蝠,并且擦乾它身上的雨水,然後轻放在乾燥的地方。
  尼师恐怕蝙蝠死去,回寮房後诵经回向给它。
  当天夜里,尼师梦到:一位全身穿著黑衣的人来向她致谢,并且说:「您回向给我的功德,我已经收到了,非常谢谢您!」
  尼师仔细一看,发现:那黑衣人竟然是人身蝙蝠头。

            至孝感天,免难延年
  
  吴二是临川县的小民。他侍奉老母非常孝顺,尽量想办法讨她欢喜。
  有一天夜晚,他梦到神明告诉他:「你明天午时,应当被雷击毙!」
  吴二以老母年迈向神明求救。
  神明说:「这是天命,无法避免!」
  吴二恐怕惊动老母,翌日清晨,很早就把早餐准备好,禀告母亲说:「我要去别的地方,请您暂时寄住在妹妹家!」但是他母亲不答应。
  过了不久,乌云密布,昏天暗地,而且雷声隆隆地响著。吴二担心雷声吓到母亲,便把门窗关好,自己走到田野,以等待惩罚。
  过了一会儿,雷声停止,天气也突然开朗起来。吴二竟安然无恙。
  他赶紧回家,轻轻拍抚老母的背部,以消除她的惊吓。他仍不敢把心中的怀疑告诉母亲。
  当天夜里,他又梦到神人告诉他:「你至孝感动天,已经宽恕你过去世的恶业,你更应该恭敬地侍奉令慈!」
  吴二因此而能孝养母亲终身。(《德育古监》第十一页)

             阳奉阴违,终身不第
  
  俞麟是太原的书生,他有位同学王用予事奉文昌帝君非常虔诚。
  有一天,王用予梦到文昌帝君面前,文昌帝君很恳切地告诫他。用予叩问自己的成就後,顺便向帝君问到俞麟的前程。
  文昌帝君说:「俞麟本来应该得到一个功名,因为事奉父母,以腹诽的方式,评论别人时,过於苛刻,不近情理,而且虚伪地自命自己是君子和长者,所以删除他的功名!」
  用予问:「什麽叫做腹诽呢?」
  文昌帝君回答:「凡是父母的言语举动,俞麟的心里都不以为然,但是他勉强不露声色,只是表面虚应顺从,以致真性日渐浇漓,内心充满虚伪,把父母看成路人。虚假的行为和窃用美名最容易引起神明气怒。」
  後来,俞麟果然终身没有考取功名。
  (评)以心念来论孝不孝,似乎太微细了,然而,孝是心性的德目,大顺大逆总是在这心念上分别。所以谈到奉养,应以养志(实现父母的心愿)为主,奉养口腹和身体次之。谈及孝道,必以爱敬为主,而祭拜的牲畜和器物则不是我们所讨论的。(《德育古监》第十五页)

             成人之恶,身染恶疾
  
  杨询喜欢拍马屁,善於揣摩别人的意思,加以顺从,以得到欢心。
  丹阳县尹杨开,性情粗暴,果於决断和刑罚,跟杨询最要好。处理每一件事必定访问杨询,杨询明知杨开的决策错误,也不敢反对,对杨开的所有作为都加以赞美。
  在炎夏的某一天,杨开以木杖责打公吏及四十余位囚犯,竟然打死了二个人。杨询仍说「大快人心」。
  後来,杨询梦到一个地方,有一位身穿金紫色衣袍的神人责备他:「你成全杨开的恶事,罪当使你难受数日!」
  不久,杨询果然身染恶疾而死。
  李小有说:「杨开每一件事都拜访杨询,就是心虚。如果杨询肯劝导他,一定有救。他反而称赞痛快,以火上加油,所以才会闹出人命,这也是杨询陷害了杨开。阴司竟以杨开的罪责罚他,这样判案,实在非常公平。」(《德育古监》第五十六页)

             女儿变羊,乞求救命
  
  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个人姓韦,名庆植,他发帖子,订在次日下午请客,而一切事情也都准备好了。
  当天夜晚,韦太太做了一个梦,梦到死去两年的女儿,穿了青色的衣裳,白色的裙子,头上插著两支白玉钗,跪在地上,哭哭啼啼地向她说:
  「妈妈!我生前曾经私自盗用您们的钱,所以死後堕落在畜生道,变成一只羊来偿还欠债。明天我就要被爸爸杀死,所以现在来哀求母亲,乞求您救我一命,以免流血惨死。」
  韦太太在梦中听得清清楚楚,忽然惊醒,早上起来,心中闷闷不乐。
  韦庆植问她:「今天我们要请客,你为什麽不高兴呢?」
  韦太太忍不住哭了起来,就将昨晚梦见女儿来哀求救命的情形细说给她先生听。
  韦庆植回答:「你不要迷信!天下那有这种事?我们的女儿已经死了两年,大概是你日夜思念的缘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的梦是不可相信的!」
  韦太太没办法解释,就去厨房帮厨师做事。忽然看见柱子上捆绑了一只羊,仔细一看,羊的上身是青色毛,头上两支白角,肚皮和四只脚都是白色的。
  这时候,她想起昨夜做的梦,这只羊跟梦中女儿所穿戴的完全一样。更奇怪的是-这只羊看见韦太太的时候,就咩咩地叫起来,声音很哀惨,好像人哭的时候那麽悲伤。
  韦太太立刻吩咐厨师:「你今天不要杀这一只羊!」
  厨师说:「今天要请客,不杀羊怎麽有菜呢?」
  厨师不肯听韦太太的话,而她也不好意思说出:「羊是我的女儿!」
  韦太太向厨师说:「你暂且不杀,待我去和先生商量商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预测网  

GMT+8, 2024-11-24 04:2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