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汾阳善昭禅师悟道因缘
汾州(治所在今山西汾阳)太子院善昭禅师,首山省念禅师之法嗣,俗姓俞,太原人。善昭禅师出家受戒后,即策杖游方,遍历禅席,每至一处,稍作停留,随机叩发,这样先后共参礼了七十一员善知识。虽然他收获不小,但是未能彻旨。
善昭禅师后来到河南汝州首山座下。初礼首山省念禅师,善昭禅师便问:“百丈卷席,意旨如何?”
[百丈卷席,指百丈怀海禅师初参马祖,先因野鸭子公案,被马祖拽其鼻孔而开悟,第二天马祖上堂说法,百丈遂上前却座席。参见“百丈怀海禅师悟道因缘”章。]
首山和尚道:“龙袖拂开全体现。”
善昭禅师又问:“师意如何?”
首山和尚道:“象王行处绝狐踪。”
善昭禅师一听,言下大悟,当即礼谢首山和尚。
礼拜之后,善昭禅师道:“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lu,捕捞)始应知。”
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位参学僧人,那僧问善昭禅师:“见何道理,便尔自肯?”
善昭禅师道:“正是我放身命处。”
善昭禅师悟道后,旋即南下,行脚于衡湘(湖南)与襄沔(湖北)之间。因为他道誉日隆,各地郡守都争相邀请他住持名刹,先后共有八次,但是,都遭到善昭禅师的婉言谢绝。
首山省念禅师圆寂后,其弟子契聪禅师受西河道俗之托,迎请善昭禅师回汾州住持法席。善昭禅师回汾州后,一度闭关高枕,不与外人往来。
一日,契聪禅师推门而入,责备善昭禅师道:“佛法大事,靖退小节。风穴惧应谶(担忧预言应验),忧宗旨坠灭,幸而有先师。先师已弃世,汝有力荷担如来大法者,今何时而欲安眠哉?”
善昭禅师一听,便惊惶而起,紧握着契聪禅师的手,说道:“非公不闻此语。趣办严(快去置办行装),吾行矣。”不久便前往汾州太子院开法。善昭禅师住后,励精图治,殷勤接众,三十余年足不出山。人称“汾阳禅师。”
善昭禅师曾上堂云:“汾阳有三诀,衲僧难辨别。更拟问如何,拄杖蓦头揳(jia,打击)。”时有僧问:“如何是三诀?”师便打,僧礼拜。师曰:“为汝一时颂出:
第一诀,接引无时节,巧语不能诠,云绽青天月。
第二诀,舒光辨贤哲,问答利生心,拔却眼中楔。
第三诀,西国胡人说,济水过新罗,北地用镔铁。”
复曰:“还有人会么?会底出来通个消息。要知远近,莫只恁么记言记语,以当平生,有甚么利益!不用久立,珍重!”
这则上堂法语,可以帮助我们领会善昭禅师的禅风。
汾阳这一带,冬季极为寒冷,生活艰苦,善昭禅师考虑到大众的身体,曾一度停止夜参。后来,有一位异比丘振锡而至,告诉善昭禅师道:“会中有大士六人,奈何不说法?”说完便不见了。善昭禅师于是重新恢复夜参,并密记以偈曰:“胡僧金锡光,为法到汾阳。六人成大器,劝请为敷扬。”
龙德府尹李侯与善昭禅师是故交,他腾出承天寺请善昭禅师住持。他派使者三次前往邀请,善昭禅师都没有答应。李侯怒罚使者,责备他办事不力,令他再一次邀请善昭禅师。使者哀求善昭禅师道:“必欲得师俱往,不然,有死而已。”善昭禅师笑道:“老病业已不出山,借往,当先后之,何必俱邪(我已年老多病,已经很久不出山了。如果要前往,你我先后而行,何必要一起走呢)?”使者道:“师诺,则先后唯所择(师父既然答应了,那么先走后走,由您决定)。”善昭禅师于是令弟子设斋,自己整理好行装,用斋的过程中,善昭禅师辞众道:“吾先行矣!”说完,便放下筷子,奄然而化。
140.叶县归省禅师悟道因缘
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叶县广教院归省禅师,首山省念禅师之法嗣,俗姓贾,冀州人。二十岁于易州(今河北境内)保寿院出家,受戒后,即游方参学。后投首山省念禅师座下。
一日,首山和尚举起竹篦子,问归省禅师:“唤作竹篦即触(触,冲撞、冒犯,意思是说有违真谛),不唤作竹篦即背(违反常识)。唤作甚么?”
归省禅师一听,便一把夺过竹篦,掷在地上,反问道:“是甚么?”
首山和尚道:“瞎。”
归省禅师言下豁然顿悟。后住广教院接众。
归省禅师接人时,特别强调参禅先要具正法眼,也就是见地要到位。见地不到位,参禅则难以相应。曾上堂云:“夫行脚禅流,直须著忖,参学须具参学眼,见地须得见地句,方有相亲分,始得不被诸境惑,亦不落于恶道。毕竟如何委悉(领会)?有时句到意不到,妄缘前尘,分别影事。有时意到句不到,如盲摸象,各说异端。有时意句俱到,打破虚空界,光明照十方。有时意句俱不到,无目之人纵横走,忽然不觉落深坑。”
[为里的“句”,指能够表诠真理的言语、动作、情景等有相之事物,“意”则指真理本身。句到意不到,意谓空有言语等表达形式,无有实义,未能契合真理。意到句不到,意谓虽有言语等表述形式,但不全面,各执一端,无法准确地传达中道真理。意句俱不到,不明佛法的凡夫是;句到意不到,徒知经论,无有实证者是;意到句不到,虽有所修证,但未能契中道者是;意句俱到,证得真如实相,体用如如者是。]
所谓的见地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