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心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98|回复: 0

(转载)推背圖的藝術成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9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原文见于香港易学风水网 -----

推背圖不僅是一部預言書,同時也是一首感悟歷史、評價歷史(應該說是未來吧)的動人詩篇。袁、李兩公真有大才,于一千多年前觀后世之事,歷歷在目,如燭照明,對歷代的治亂興衰發出由衷的感慨,或嘆息,或諷刺,或警示,痛快淋漓,可謂開創了前人評價后世得失的先河,真是前無古人的事。
對于第二一象的"靖康之難",作者有如親見,寫道:"空厥宮中,雪深三尺,吁嗟元首,南轅北轍",將當年徽、欽二帝被擄,北宋滅亡的慘況描繪得清清楚楚;而在第二四象中,對于南宋小朝廷滅亡,陸秀夫背小皇帝赴海的一幕,作者亦如親臨其境般,感嘆道:"干戈四起疑無路,指點洪濤巨浪中"。當看到清代太平軍內訌失敗,追隨者建立"天國"的美夢破滅時,作者嘆息道:"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見夢全非",在點出"洪秀全"名字之余不也是對這一段悲慘往事的感傷,對領導者荒唐無能,辜負眾望的斥責嗎?在明朝亡國的時候作者也說"太息金陵王氣盡",正是:一段青史,幾多興亡,幾許感傷。
對于荒淫逸樂而亡國的朝代,作者則不乏辛辣的諷刺和鞭笞,警示后世。南宋末年,元朝進犯,襄樊圍急,權臣賈似道猶在西子湖畔張燈夜宴,作"水嬉"之戲,后來元軍攻占臨安,南宋遂亡,書中作者對此責備說:"如何兵火連天夜,猶自張燈作水嬉",真是不亡國才怪呢!第二六象講的是元順帝好佛,崇信喇嘛教,親修"密法",不勤于政事,在元末農民起義時都城依然毫不設警戒,于明軍逼近都城時順帝竟不思抵抗棄城而逃,作者對此諷刺道:"房中自有長生術,莫怪都城澈夜開",痛快淋漓!
不僅朝代的更替,對于一些重大的政治變動和劫難,作者也在預測的同時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更仿佛能洞悉人心般道出了當事人的心聲。推背圖第十九象涉及到王安石變法之事,對于王安石初受器重推行新法,后因操之過急、舉措用人不當及受守舊勢力抵制而兩度遭罷相,新法其后亦被廢,從此失意閑居江寧府直至郁然病逝的仕途,作者感嘆道:"韶華雖好春光老,悔不深居坐殿墀",不知這是否也是王安石晚年的心聲呢?第三一象講的是明代宦官魏忠賢專權,屢興詔獄迫害東林黨人,對于這一場政治、文化的劫難,作者嘆息道:"縱有胸懷能坦白,乾坤不屬舊明君",同為文人士大夫,對于朝廷昏暗,忠臣蒙冤不勝感傷。
甚至,對于一些歷史上的疑案,推背圖中都給出了答案。如楊貴妃之死,野史傳聞她其實未死,唐玄宗只是縊死了一名婢女,將她調包由當時的日本遣唐使渡海送到了日本。這類說法現代還有人試圖考證,但在《推背圖》中著者卻很肯定地說:"木易若逢山下鬼,定於此處葬金環"。根據當時的形勢來看,唐玄宗不可能冒那么大的險來玩"調包計",況且眾目睽睽之下也無法蒙混過關,所以我們可以相信推背圖中楊貴妃死于馬嵬坡的結論。明代"靖難之役"后建文帝下落不明,后世有種種說法,有說他出家為僧的,有說他自焚而死的,甚至有說他"流亡海外"的,莫衷一是,成了明朝第一大謎案。而令人驚奇的是,在成書于數百年前的《推背圖》中卻清楚地給出了答案--"真龍游四海,方外是吾家",即是說建文帝真的是出家為僧,四處云游去了。歷史真是開了個天大的玩笑,朱元璋由和尚登上皇帝寶座,哪里想得到僅僅三十幾年后,他的孫子就要被迫重拾自己當年的衣缽再次出家為僧呢?
此外,《推背圖》中還有不少佳句,廣為流傳。如:"六宮深鎖夢全非"、"重門金鼓含兵氣"、"否極泰來九國春"、"九曲黃河水不黃"等等。其中,"否極泰來九國春"一句在上世紀末廣為傳誦,大致是95年前后,改革開放全面進行之時,我看共產黨發行的《黨風》和《組織生活》刊物,曾在一些歌頌改革開放的詩作中看到這一句,甚至在一些領導人的題詩中也出現過。也許寫詩歌的人也未必知道這一句真正的出處,但一來一去就流傳開來了,這應該也算是"應讖"吧?所以我在注解時就將那一象的發生時間定在了那個時代,也算是"順應民意"吧!
歷史有著濃厚的魅力,促使一代代的人埋首研究,借鑒學習;而在時間長河另一端的未來,更是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因為那是我們共同的生命時間;對未來的探究促成了易學八卦、巫術占卜、占星學、推理學等門類的誕生和發展。有那么一些人,掌握了窺測未來的本領,對于他們來說未來是那么的清晰可見,觸手可及。袁、李兩公就是如此,正是兩人的攜手合作使得末世之人有了窺測天機的機會,因此堅定了對光明前途的信心,不再迷惘。
今人有詩贊曰:逸士雙雙降大唐,推圖演易著華章。窮極玄妙天機泄,意韻深遠警世長。
遙想當年兩位先賢心系家國天下、推算百世興衰的情景,筆者深有感觸,因為我現在也是懷著同樣的心情在探尋著未來的走向,一樣是想揭示天機予后世之人啟示……

辟疑與糾誤
   《推背圖》的預言,是對中國歷史上治亂興衰之間的重要事件所作出,由于1500年的時間過于漫長,其中發生過的重要事件無數,而又僅以六十象來包容,必然會有一些我們認為很重要的事件而《推背圖》里未提及的。何況人類的未來還是未知之數,一些現在認為重大的事件,相比之未來發生的更重大的事件則顯得無足輕重,所以在解釋上不能拘泥于一時的政治事件,硬要從中找出相應的圖讖來。要明白這六十象只是作者個人認為對中國具有深遠意義的"虎斗龍爭"之事,否則很可能會解讀錯誤。
記得1989年"六四"事件發展過程中,港臺有些人硬要從《推背圖》中找出一些相關的圖讖來,同時也有自認為"頭腦清醒"的文化名人撰文反對,認為《推背圖》無一真本,讖書都是經過后人不斷刪改而成,故不足深信,甚至發話說"這類讖書只能道個大概,若靈得過分,便即是后人改定無疑",真不知是何道理!在他看來似乎只有"半靈半不靈"的才有可能是真的。時至今日,此類文章依然在網上廣為流傳,作為否定《推背圖》一類預言的依據,實在誤人不淺,故貧道也不得不提。
由于第三十九象之前的圖讖已有前人注解,為尊重前人的成就,筆者就不再注釋,而是從第三十九象開始注釋。而在此之前,有必要對金圣嘆批注本中由于傳抄造成的一處錯誤給予糾正。
這個錯誤是在瀏覽網上的帖子時無意中發現的,帖子上說在80年代國內出版的《縱橫》雜志的一期里面(大約是85--87年)有一篇文章《我的皇娘生活》,作者是李玉琴(滿清末代皇帝溥儀的福貴人)。這篇文章里說溥儀非常迷信,看推背圖,告訴她說,日本人在1945年要失敗,因為推背圖里有這樣一則 :"一口東來氣太驕,腳下無履首無毛,一朝聽得金雞叫,大海沉沉日已消",一口為日,日本在中國的東邊,1945年則是中國的雞年,結果過了幾年以后,日本人果然投降了。
但是在金圣嘆批注本中的《推背圖》里面,這四句話是分散在上下兩則里面的,分別是第39像頌:"十二月中氣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羅,一朝聽得金雞叫,大海沈沈日已過",第40像頌:"一口東來氣太驕,腳下無履首無毛,若逢木子冰霜渙,生我者猴死我雕"。感覺起來,李玉琴提到的這一則更容易解釋,因為"一口東來氣太驕"之句是講日本,按理來講應放到第39象才與圖讖相稱,而"南山有雀北山羅"一句也與第四十象的圖相符。而現今的兩則,尤其是第40像,不管怎么理解,總有牽強而不自然之處。
所以我認為這是傳抄過程中的一個筆誤,應該糾正過來,更正后的頌詞是:
第39像:"一口東來氣太驕,腳下無履首無毛,一朝聽得金雞叫,大海沈沈日已過"。
第40像:"十二月中氣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羅,若逢木子冰霜渙,生我者猴死我雕"。
而原來的圖、讖皆不變,貧道將會按更正后的讖、頌進行注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预测网  

GMT+8, 2024-3-29 16:4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