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我们古代的哲学思想,是我国古人通过观察日常生活总结出来的朴素理论,也是经过几千年实践检验的真理。
下面我们就用生活常识阐述来“五行相生”的基本理论。
木生火,木头燃烧变成火,所以“木生火”。这个非常形象,非常容易理解。
火生土,物质被火燃烧后变为了灰烬,而灰烬就是土,所以说“火生土”。
土生金,金属是藏在矿石里的,通过提炼矿石就得到金属,所以说“土生金”。
水生木,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所以“水生木”。
以上四种相生均容易理解,但“金生水”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下面是不同人对“金生水”的理解:
有人认为,金属达到一定的高温,就会熔化变成液体状,这种液体状态跟水一样,所以说“金生水”。
铁器熔化变为铁水,表面看好像有理,实际上铁水能生木吗?众所周知,铁水具有千度以上的高温,不但不能生木,还会烧木,很显然不行。从这点看逻辑不通,因为五行相生必须具有连贯性,金必须能生出真正的水,而这个生出来的水,必须能生木。
那么古人是如何得出“金生水”的结论来呢?
古人肯定是通过对生活中事物的细微观察得出来的。他们发现,在温差大的早晨或晚上,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类的东西,比如铁器、兵器、青铜器等,容易在上面长满水珠。原本没有水珠的铁器,为何在一夜之间上面长满水珠呢?是不是“金生水”产生的结果?还有金属矿石所在的山脉,山间往往有涓涓溪流,这些溪流从何而来?难道是得到了山脉里矿石里的金属所生的吗? ……
他们通过对生活中、自然界的事物的仔细观察和总结,最终得出了“金生水”的结论。这就是古人朴素的世界观,然后这些理论再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检验,最后证明是非常准确的真理。
其实“金生水”的理论,用现代物理就可以解释得清楚。物理知识告诉我们,金属的导热性非常好,我们用手触摸铁器,铁器会迅速把我们手上的热量导走,所以我们感到铁器冰冷。同样,铁器也容易把空气中的气态水的热量带走,导致气态水液化,变成液态水,故而吸附在铁器上面,这就形成了“金生水”的现象。
由于气态水是看不见的,而液态水能看得见,所以在古人看来,水能凭空出现,原因就是“金生水”。其实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并不是金生水,而且铁器能把气态水变成液态水而已。
古人是不懂什么气态水,他们发现在含有金属的地方,容易产生水珠,所以他们认为金能生水,这就是“金生水”的由来。
现代科学并非是解释世界的唯一真理,只要能合理的解释万事万物,并能得到众多实践检验和运用的理论都是真理。毫无疑问,“五行生克”理论,是经过几千年来众多实践检验和运用的真理。
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明重新崛起的时代,我们要以中国古老的文化理论为中华之崛起添砖加瓦!
欢迎大家关注甲木老师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公众号jiamuyuce,点击关注,即可免费获得甲木老师形象生动、大道至简的讲解。
|